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在职党员作用发挥,江苏南通如皋如城街道积极贯彻落实该市正在推进的“双报到 通通在”活动,引导社区在职党员线上线下“双报到”,搭建在职党员与群众的沟通服务桥梁,助推在职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为群众送上精准“微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
夯实组织体系,在职党员“归必有径”
“既然组织选我做了这个党小组组长,我就应该带领在职党员‘回家报到’。”“无论是物业公司,还是结对单位,我们都愿意做社区党员的指路明灯……”按照“支部建在网格、小组进驻微网格”的原则,该街道共组建17个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总支,80个功能型党支部,同步划分若干党小组,并推选责任心、号召力、组织力俱佳,且基层治理经验丰富的在职党员担任功能型党组织书记、党小组组长,功能型党总支书记兼任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每个人发挥好联系、组织、服务等“红管家”作用,带头参与基层治理。
除此之外,各社区将建立在职党员功能型党组织事宜纳入党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召开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总支委员会,共商共议制定在职党员年度活动计划,明确在职党员“双报到 通通在”活动“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通过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结对单位、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党组织,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总支共同参与的“大党委”制,夯实“五位一体”组织体系,通过统筹配置,上下贯通,在职党员“归家路径”更迅速通畅,基层治理组织力量得到进一步融合凝聚。
落实报到机制,在职党员“呼必有应”
通过“通通在”微信小程序,该街道各社区共线上报到5988名在职党员,积极开展“归巢领航”线下报到活动,实现在职党员线上线下“双报到”全覆盖。在报到活动中,在职党员按照居住社区网格划分,加入各自功能型党组织;结合在职党员自身擅长领域、专业才能、所属单位等特征设置“5+2”服务岗位,即5个固定岗位服务群众日常需求,2个应急岗位保障社区应急服务;明确“三亮五带头”正面清单、“八不”负面清单,推动在职党员提高自身修养、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冲锋在前。在职党员们严格落实报到机制,用实际行动回应组织的号召,群众的期待,勇于担当服务基层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
“此次‘双报到 通通在’活动中,我认领了法律咨询岗,有了这个平台,让我能够了解到更多基层群众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是督促自身不断提升的过程。”一位司法所在职党员在参加线下报到活动时感慨道。
抓实服务质效,在职党员“行必有果”
“我们在小区里已对居民进行了走访,收集到近10条建议,比如希望能在楼栋间就近合理安排充电桩,同时也咨询了各相关部门,形成了意见汇总。”对于老小区安装电瓶车充电桩的问题,孔庙社区“通通在”线上平台发布共商共议活动需求,居住在该小区的在职党员们迅速认领活动任务,积极召开协商会议,不仅缩短了社区工作人员收集民意的时长,提高了工作推进的专业度,还让该项惠民工作推进效率大幅度提升。
宏坝社区江中世纪城也面临同样问题,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支部书记胡晓勇主动牵头,召开党支部委员会,联系社区党组织书记、物业负责人、业主代表到停车场现场进行勘察,积极沟通协调共同推进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
截至目前,运用“通通在”微信平台,结合线上线下“双报到”,各社区已发布开展百余次在职党员基层服务活动,累计近千名在职党员在疫情防控、政策宣讲、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矛盾调解中争做志愿者,践行为群众服务初心使命。
接下来,该街道将进一步加强引导、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完善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积极探索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新模式,构建“党员在、旗帜在,党组织在、战斗堡垒在”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如皋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