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深水区】宿迁:“蝶变”的黄河故道

2022年10月10日 10:12: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明清黄河故道,在江苏宿迁境内全长114公里。曾经,宿迁黄河故道因基础建设差、沿岸流域穷而被称为“灰腰带”“穷腰带”。近年来,宿迁不断通过政策改革,加大黄河故道治理和建设力度,让这里大变了样。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去看看黄河故道两岸如今的模样。

  【创新绿色蔬菜产业带 迎来多赢格局】

  江苏台记者周会峰报道:“我右面就是黄河故道宿迁段,从2020年开始,宿迁市开启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工程,要把这里打造成绿色水美生态廊道、富民增收经济廊道,城乡一体示范廊道和文旅融合展示廊道,到现在两年多下来,这条廊道的建设情况怎么样了呢?我现在来到了宿迁市宿城区的田洼智慧农业园,在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农业园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智慧呢?”

  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园负责人潘海燕介绍:“我们这个农业园占地在2000亩,我们种植的主要是茄果类的,各种颜色的番茄、黄瓜、辣椒,品种很多,多种多样的。”

  在农业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内,有科普教育展示区,有参观采摘区,有标准化种植区,这里的瓜果蔬菜不论是品种还是种植方式都非常具有科技特色。

  潘海燕:“你看这个传感器放在土里,数据就可以传到我们的智慧中心、大数据中心,温室里面的温度适度,光照是多少都能反映出来。上面有天窗,比如说二氧化碳超标了,天窗就会自动打开换气。”

  “边上还有一个铁轨一样的小轨道,这是我们采摘车的轨道工具,同时也是冬天的时候加温的工具,冬天热水在里面循环,可以使棚体里面的温度增加。我们这个品种如果种得好的话,能长160到180个茄子,正常所有我们的产品都比农民种的产量高5到10倍以上。”

  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等,各种优质品种、高产量、高附加值的瓜果蔬菜在这里随处可见,先进的种植方式对于人工的使用也区别于传统种植。

  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园工人苗阿姨说:“我们年龄大,就不能出去打工,在这里收入也可以,3000多元一个月。我们就负责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现在在缠头,底下的老叶子给弄弄,都种在这个上面,不用弯腰,轻松很多。”

  而这么一个大规模农业园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同样区别于传统,对于当地村镇、农民和企业,形成了多赢格局。除了国有资金直接投资建设、企业代为运营,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一些村镇通过入股大型农业企业,每年获取分红、解决农民就业的模式也收到不错的效果。

  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政府农村工作局一级科员刘冠秀说:“重点帮扶村的扶持资金投入到这个项目里面,每年企业会给村里分红,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也解决企业急用钱的资金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我们村里的就业问题。”

  【打造生态河蟹产业群 响亮霸王品牌】

  江苏台记者周会峰报道:“在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霸王蟹’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宿迁市霸王蟹产业园,而我背后就是一片苗种繁育基地。”

  宿迁霸王蟹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峰介绍:“这边就是我们‘霸王蟹’的苗种养殖基地,这个基地总面积在500亩左右,过了年以后我们就放到那边1500亩的成蟹塘,‘霸王蟹’蟹苗在满足我们自己需求之外,其他的养殖户我们也可以提供一点。”

  上午十一点多,在附近的另一家"霸王蟹"养殖基地,工人们仍然在不停歇地分拣螃蟹,他们说虽然个头大的螃蟹当天稍早前已经都发往了线上线下的各个销售渠道,但剩余的这小部分螃蟹也都完全达到了上市要求。

  宿迁市台优生态循环产业园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说:“公蟹四两,母蟹三两多,母蟹黄是满的,公蟹膏肥哦。” 

  江苏台记者周会峰报道:“这会我来到了‘霸王蟹’的一个京东协同仓,通过我身后的画面大家可以看到,咱们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这些螃蟹进行分拣包装。我们也了解到,当地的‘霸王蟹’从育苗繁殖,到养殖,到最后的销售,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的国有平台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串联作用。”

  宿迁市湖滨新区骆马湖水产集团副总经理朱苏州介绍:“我们宿迁市骆马湖水产集团是2021年初成立的,一年半时间我们对整个园区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打造了一些养殖塘口,从育苗、到养殖、到销售、到科研,到售后服务形成一条产业链,我们目前园区内螃蟹养殖达到了3.8万亩,每年螃蟹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达到800万吨。”

  【扶持优质稻麦产业带 展现辐射效应】

  在宿迁市泗阳县新袁镇,当地引进了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企业在自己做小麦、水稻的标准化种植和有机品牌打造之外,还为当地农民做土壤和农产品检测、粮食品种选择、智能配肥、定制植保、农机、培训和智慧农业等多项服务。

  宿迁市泗阳县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陶凌峰说:“这个图首先就是根据卫星遥感得出来的图,我们线下有农技人员,实时能够看到农户这个图,就像现在我能看到我们农场的图,如果有问题我们就过去看一下,及时反馈给农户,是草害还是虫害,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你看这边都是草,到那边就可以看到了。”

  江苏台记者周会峰报道:“现在我们来到了现场,是不是确实像刚刚我们在电脑上包括现在您手机上显示的,就是我们边上的这个地块吗?”

  陶凌峰:“就是这条路的西南面,有三个地方显示草比较多的。这边一条,实际上这边有一条,还有在中间部分有一圈,全是草,表现出来我们就会到场去看,有可能是缺肥,有可能是草害,有可能是药害,也可能是长势不好,或者是缺水,都能看到。” 

  这样的一个技术服务中心可以辐射周边50公里范围。种粮大户胡继标说,和这家技术服务中心签约之后,除了种子、农药、化肥他需要向这个中心以市场价购买,其他的技术指导、智慧农业平台等全都是免费的,让他得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实惠:“技术服务提供就没法用金钱来衡量,比如说我有事暂时不在家里,这几天不在,他们的技术员跑到田里会及时告诉你,纹枯病上来了,蚜虫有了,及时通知你打药。你一次药提前打个三五天,打得及时,一亩地多收个几十斤是看不出来的。”

  泗阳县新袁镇农村工作局局长冯志良说:“中化农业到我们新袁镇落户,我们首先在土地保障上他们需要3000亩土地,我们村里用一个月时间把土地流转成功,第二个我们整个政策资金,高标准农田把沟渠和路都配套,他们免费对我们的农户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植保机械比一般的其他乡镇要便宜二三十元一亩地。”

  近年来,宿迁市在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中,建立总体规划统揽、七个专项规划支撑的“1+7”规划体系,系统谋定“两城、九镇、二十村”空间格局。截至目前,建成美丽宜居乡村96个,完成投资330亿元,沿线形成生态河蟹产业群、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群、精品林果产业带、绿色蔬菜产业带、优质稻麦产业带的“两群三带”特色产业格局。

  宿迁市市委改革办改革协调处处长李延说:“近年来,宿迁把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作为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特别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规划、连片治理、系统开发思路,突出平台、政策、要素等集成,开展国家宅基地制度试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等7项省级以上试点,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助农增收机制,目前已实施项目三百余个,昔日的‘灰腰带’‘穷腰带’已逐渐蝶变成‘绿腰带’‘金腰带’。”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会峰、郭楠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