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构建创新产业集群

2022年10月06日 10:14:00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由江苏百家媒体联合出品的系列融媒体直播《潮起东方——在这里 看见江苏》,本期走进徐州,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凤凰涅槃”,感受破浪前行的无畏征途。

  【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构建创新产业集群】

  记者来到徐工集团挖掘机械事业部,这是徐州大国重器制造业的代表之一, 十年来,徐州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成功实现了向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的凤凰涅槃,初步形成了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其中以徐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为“一号产业”,去年实现营收2100亿元,约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不断巩固。 在徐工挖掘机部记者看到,整个调试场,充满的力量和肌肉,给人一种别样的钢铁洪流之感。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市场支持工程师马跃告诉记者,这台XE380DK Max,在矿山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人气王,可谓是颜值与才华并存,高效与节能兼备的一款明星产品。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副部长方荣超介绍,在制造4.0数字化运营管控中心,通过中央控制室的大屏能够实时地对生产过程、指标参数进行动态实时监控,下线车辆由前方进入调试车间,利用在线检测系统对整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最终的检测确认,合格的产品最终交付到用户的手里,确保整机的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

  徐州的硬核实力不光体现在大,也体现在微。记者在鼓楼创芯谷了解到,制造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就要用到烧录技术。什么是烧录技术?打个比方,将这台大型烧录机想象成一根如椽巨笔,在几平方厘米的材料上挥毫泼墨,还要按照墨色、笔触、文法,将书法写好,让指令呈现,这种技术难度可想而知。烧录是芯片生产中的最终工序,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制造的质量和性能。位于徐州的河洛半导体,正是我国烧录设备及系统研发制造的佼佼者。

  禾洛半导体徐州有限公司总负责人吴传伟告诉记者,在徐州这边研发出来的最新型的烧录机,所有的消费型电子产品都必须经过烧录的这个环节,烧录做的事情就是实现最终的应用。在最新型机台上,同时可以烧录96个,每个小时的产能大概是在4000片左右。

  禾洛半导体的位置位于徐州鼓楼区的创芯谷,斑驳的墙面、复古的悬窗、老式的烟囱……在这里,七、八十年代的老厂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随着鼓楼区城市规划的转型,原来的老化工企业陆续搬迁,留下的老厂房以“老瓶装新酒”的形式,不断招引以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器械为三大主导产业的都市型工业,打造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让鼓楼这个传统工业集聚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徐州市鼓楼区国投集团资产运管部部长付芮晓介绍,园区三家企业目前已经设备测试完毕,已经进入到投产生产状态。企业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为企业做好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好企业的“店小二”。

  【沙集镇:“农民+电商”走出富民的“沙集模式”】

  这里有“淘宝大道”“阿里路”这样的道路名称,这里是每一位电商都希望走进的地方,但是曾经因为回收废旧塑料垃圾被冠以“垃圾之乡”的称号,可是凭借一根网线走出了农民电商的发展道路,这里就是睢宁县沙集镇,享誉全国的“沙集模式”就在这里诞生。

  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徐椿介绍,沙集模式简单点说就是农民+网商+公司,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转变为电商,电商直接进入市场,通过网络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沙集模式之所以在全国驰名,因为它可复制。

  沙集模式在不断更新,沙集镇的人民也在不断创新,随着近几年直播热潮的兴起,沙集镇的人民也将传统的电商和直播相结合。

  这一列列的厂房是刚刚建成的中国家居互联制造中心园区,像这样的园区,在沙集镇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之多,这些工业园区的出现,打破了原先前店后厂、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成为了沙集模式提档升级的新动能。

  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副镇长曹长驰介绍,这是去年投产的一个项目,打造全产业链,服务集聚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包括仓储,准备打造一个共享备料、共享喷涂、共享焊接的园区。

  其实不仅是沙集镇,徐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对“转型”二字的理解可谓刻骨铭心,虽然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徐州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十年间,徐州城镇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皆实现了翻倍,2011年,徐州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206元与9490元,这个数值截止2021年分别达到了40842元与23694元。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勤劳的徐州人民将会继续用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实干作风,交出一份满意的经济答卷。

  【潘安湖:通过生态治理蝶变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初秋的时节这里可以说是湖阔景美,风光无限。漫步在碧水蓝天、绿林之间,真的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受。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导游王肖告诉记者,过去贾汪是一座百年煤城,以煤炭开采为主要的发展的模式,累计一百三十多年的煤炭开采史,可以说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长久的煤炭开采对自身的生态破坏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潘盘湖这块儿区域。过去,整个潘安湖是1.74万亩的采煤塌陷区,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老百姓都纷纷到外面居住。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经过生态修复,景观再造,包括良田整理,形成了许多可以利用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等等,形成了今天的生态湿地。这种蜕变之美其实带给很多游客带来一种非常震撼的视觉享受,年接待游客达到百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贾汪区乃至徐州市对外交流和沟通的一张靓丽名片。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朱雪宁从小就在潘安湖边长大,见证了潘安湖改变,过去因为环境特别差,当地人是不穿白衣服出去的,因为穿出去的话,中午是灰色,晚上回来就是黑色了。后来,听说这里要修建公园,是挖湖扩井,植树造绿,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都想为家乡建设尽一点力。

  潘安湖风景区管理中心招商运营部部长王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贾汪区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打造成为一座集生态湿地、人为景观、油气科普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去年以来,又成功举办了金秋旅游节、国际珠钓路亚大赛,还有冬捕节,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又举办了一个龙舟竞赛,极大拉动了周边业态的升级,给周边的群众创造了大概有1000个岗位。

  未来,徐州市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一步增强全民创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聚焦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压紧压实责任,狠抓问题整改,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徐工、睢宁淘宝村——沙集镇东风村、贾汪潘安湖……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徐州产业的新业态,看到了徐州人创新拼搏的精气神,还看到了通过“两山理论”如何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百姓的“幸福靠山”。从2012到2022,当徐州十年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记者看到了它在生态、经济、产业等领域的非凡成就。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新征程再出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