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职业分类绿色职业新增至134个!全国超4500万人逐梦“双碳”赛道|我苏特稿

2022年10月03日 09:00: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近日发布,134个绿色职业被标注出来,较旧版新增了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煤提质工、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一大批勇于开拓创新,具备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的青年积极投身绿色职业,成为促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新生力量。据《202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我国城市绿色就业总数已超过4500万人。

  碳排放管理员:让无声无息的碳排放量“看得见”

  石化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接近14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左右,规模不容小觑。

  2021年6月,金陵石化创造性地建成国内石化行业首个碳排放监控系统,用以指导生产过程中的低碳优化。在公司碳排放管理员王丽的电脑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气泡图、柱状图实时直观公司70多套生产装置的碳排放量。

  在成为“碳排放管理员”前,王丽是一名节能工程师。她2002年入职金陵石化以来,一直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2012年,中国石化在全系统开展碳排放量核查,王丽主动请缨,扛起了大梁。

  十年前,碳排放还是新潮的概念,能借鉴的经验有限,她只能参考国外的测算标准。“翻译过来的标准也不是只面向石化行业的,很多内容都要根据企业不同的装置再去学习理解。”王丽告诉记者。

  石化行业涉及的生产环节多样,排放路径复杂。对照着碳排放计算准则,她一项项分析公司炼油板块、化工板块、自备电厂、外购电量、煤炭消耗之间的互供和冲销扣减关系,统计每套生产装置的能源消耗数据,加班加点修改验证各种排放源的排放因子计算规则,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建立了碳排放测算模型,也就是现在这套监控系统的原型,让无声无息的碳排放“看得见”。


王丽现场查看装置相关仪表工作情况。(图/张兴)

  核算体系出来后,可以直观地实时看到每套装置的排放量、不同排放源的排放量,王丽也由此找到减碳的方向。“例如异丁烷装置碳排放量超过了30吨,通过分析是因为成品塔底热媒水重沸器热源不足,多消耗了1.0MPa低压蒸汽5t/h,增加碳排放量1.6吨。”她立即联系热媒水产出单位化工二部对热媒水系统进行调整,增加热媒水产出量,停用1.0MPa低压蒸汽。

  在持续地节能减排改造下,金陵石化累计单因耗能排名跻身系统内炼化企业前列。2020年和2021年,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6万吨,相当于植树60万棵,约等于1/3个紫金山的树。王丽也因为业绩出色先后于2016年、2020年两次当选集团低碳先进个人。

  “做节能这么多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环境改善了很多。下一阶段我会继续优化这套系统,持续提高公司能源利用效率,争做集团‘能效领跑者’。这是金陵石化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王丽说。

  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让建筑自然而然地低碳节能

  建筑在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心灵休憩空间的同时,其内部空调、照明、炊事、生活热水、电梯等都在不断消耗能源,钢筋混凝土、钢材等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资源。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3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5.8%。

  在江苏南京的江北新区,有一间网红“木屋”,这是新区人才公寓项目社区服务中心,也是全国首批零能耗建筑项目之一。这间“木屋”是低碳建筑设计策划师江祯蓉和她所在的团队参与策划的。

  江祯蓉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公司,进入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建筑设计科班出身的她,从此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木屋”正是她们团队的第一个低碳建筑项目。

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项目社区服务中心。

  在“木屋”的设计中,她和团队一起花了许多“小心思”。例如,采用木结构,既能传达建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温暖质感,也可实现建材的可循环利用;把卫生间、设备间和楼梯间等人员较少停留的空间设计在西北侧,形成热缓冲空间。

  “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去营造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通风、采光、遮阳等形体设计,强调气候适应性的被动式设计。现在的建筑设计过多地关注主动式设计,这块反而被忽略了。像有些大楼为了追求通透的外立面效果,在西晒的位置设计了大片玻璃幕墙,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在江祯蓉看来,凝结着古人智慧的古建筑冬暖夏凉,在被动式设计节能方面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当然,主动式设计也不可忽略。在空调、照明、新风系统上节能措施,利用可再生资源,这些都是低碳建筑的常见做法。“我们在木屋屋顶布置了光伏一体化系统,遮阳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空调、照明、新风等能源自给自足,从而实现零能耗。”江祯蓉说,她的工作就是通过被动式设计和主动式能源利用,让建筑自然而然地低碳节能。 

  “木屋”屋顶布置了光伏一体化系统,遮阳的同时还可为建筑运行提供能源。

  多年来,在一个个复杂纷繁的项目中历练与积累,她从“不知道绿色建筑是什么”的小白成长为一名高级建筑师。“绿色建筑是新领域,感觉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知识。”新职业意味着新变化,江祯蓉作为从业者感受尤为明显。

  早期,绿色建筑强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绿色建筑注重在保证舒适的情况下,注重增强人们的体验感和幸福感。“例如,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联动新风,一旦探测到二氧化碳和PM2.5浓度数据超标,新风系统会自动开启。性能可感知可看到,大家的接受度会更高。”

  截至2021年末,江苏绿色建筑面积超过9.9亿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从“十三五”初期的53%增长到99%。“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常规趋势,我想深入研究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探索低碳、零碳建筑的技术路径,让建筑更自然、更和谐地存在于我们的地球家园。” 江祯蓉说。

  煤提质工:把低阶煤“吃干榨尽”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中国也是世界煤炭资源产量第一的国家,但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中,一半以上为低阶煤。在煤炭资源清洁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新趋势下,煤提质工应运而生。该工种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2011年左右呈现规模化,目前全国从业者约有30万人,主要集中在低阶煤储量丰富的晋陕蒙等地,“90后”的高翔就是其中一员。

  2013年,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的高翔入职陕煤集团,成为一名一线操作工人,工作内容包括操控热解窑等设备实现低阶煤分质转化。“操作设备需要谨慎,刚开始我们只能听师傅的指令,慢慢才摸索出自己的经验。”高翔回忆刚入行时,集团的粉煤热解装置还在实验室阶段。装置刚开始试用的时候,他8小时上班时间都要密切关注机器的运行情况,压力非常大。

  “比如,热解炉如果升降温过快,会对炉内钢材造成不可复原的撕裂。缝隙变大后,油气和煤气有可能漏出来,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总结,高翔终于摸清了安全的降温幅度,为装置的优化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撑。几年下来,随着这项装置从试投用到现在二期计划开建,高翔也成长为一名现场主操大拿,在煤炭分质利用一线继续奋战。

  提质煤生产装置现场。

  “通过我们现有的装置,加工10吨原料煤能出6吨提质煤,还能产出煤焦油和煤气。提质煤可以用来炼钢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煤焦油可以加工成柴油、汽油等,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产出的煤气又可以为煤提质装置提供热源,相当于把低阶煤‘吃干榨尽’了。”高翔告诉记者,如果这些低阶煤不经加工直接燃烧的话,只能用于发电,热效率低不说,还会排放大量粉尘等污染物。

  对标“双碳”目标任务,提升能源转化效率,煤提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是没有尽头的,希望自己接下来在煤提质技术上达到更深造诣,为‘双碳’尽一份力。”高翔说。

  实干兴邦,绿色职业为“小绿人”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他们也将个人才能和国家发展趋势相结合,将青春梦和中国梦相融合,在中国奋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随着“双碳”目标写入“十四五”规划,各行各业对绿色职业的人才需求大大增强,有专家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名左右。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绿色职业的分类还在不断细化和扩充。

  记者/桂丹 设计/邵静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