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了积极探寻老龄事业发展的方向,为推动银发群体享有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帮助,“老龄文明”公众号从即日起推出特别访谈专栏——《百岁人生·老友圆桌会》,将邀请研究会十大委员会首席专家团队做客,聚焦老龄事业发展,共同探讨您关心关注的养老议题,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长寿时代开启,我们应当如何正视老年群体日渐庞大的社会现实?全社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让他们享有幸福晚年?首期《百岁人生·老友圆桌会》邀请到养老模式与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两位首席专家: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教授、江苏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沙维伟,以及九如城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谈义良共同为我们解答。
主持人李晓愚:在70年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不到40岁。而现在,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7月5日的最新发布,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7.93岁。江苏省内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苏州和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首次突破了80岁。
几年前,伦敦商学院的两位教授共同出版了一本书,书的名字非常鼓舞人心,就叫《百岁人生》。两位学者在书的一开始就用详实的数据告诉我们,活到100岁,这不再是梦想,不再是追求,而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真真切切所面对的现实情况。
活得越长了,听起来非常鼓舞人心,但它也意味着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重新规划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三位嘉宾对自己变老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展望或者规划呢?
谈义良:我记得59岁那一年,我在想明年跨入60岁,我就做了四个五年计划,跟国家同步都是五年,就是从60岁到80岁。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具备智慧的五年,要积极工作五年。第二个五年是回归家庭,因为前面在家庭欠缺的时间比较多,希望那时多奉献一些时间给家庭。第三个五年,我更想倡导的叫志愿者时代,去奉献还给社会。最后75岁到80岁,将是健康未来的五年,就是关注个人。
主持人李晓愚:谈总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而且都是做五年期规划,规划非常细。我再来问问林教授,因为我们都是大学老师,学者生涯有一些特殊性,您怎么去规划自己60岁后的生活?
林闽钢:老友圆桌会当中我们三位,谈总是我们的老大哥,所以他的感慨心得可能要比我们丰富一些。我从我的研究的角度讲,第一个认识到的,就是百岁人生时代,实际上在我看来是我们人类社会收到的一个最好的馈赠。因为改变了我们整个的人生的多段模式,我们整个时间跟空间都打开了。那么我们每一段的精彩生活,包括养老生活准备好了没有?所以我跟大家一起来思考,也包括我们谈总、沙厅一起来推动这样的研究,推动这样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的话,我们整个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个人的积极选择非常的重要,我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圈,选择什么样的锻炼,你看我们的谈总现在还能够跑13km,他选择以跑步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健身、交友、饮食,所以实际上这样组合的话,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非常精彩。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从基本养老一直讲到品质养老,我们觉得好像品质养老是不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我认为不是的,我认为品质养老不仅是我们个人的追求,也应该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主持人李晓愚:林教授的感言就让我想到了一个关于规划的问题。我们过去常常讲人生要做好规划,但是忘记了,人生规划有个特别重要的变量,就是时间。你以60岁为框架和你以100岁为框架做出来的规划是完全不一样的。本来我们可能就建个小楼,现在我们可以考虑怎么去盖摩天大厦了。那么沙厅对此是如何思考的呢?人生规划又是怎么样的?
沙维伟:我觉得谈总和林教授畅想得都很好,谈总很务实地把将来的生活用规划的方式,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林教授身上可以看到闪耀着我们知识分子的那一种情怀,天下情怀,他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这样一个美好人生。跟他们相比,我对于未来确实还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但是我觉得百岁人生,它一定离不开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你建再高的大楼,养老服务作为基础它是必须的,而且是高质量,所以百岁人生离不开高质量养老服务。我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更是重大的责任,他就需要我们政府要履职作为,社会积极参与,家庭还要尽心尽职,当然老年人还要主动融入,所以我想高端的养老服务美好的这种人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主持人李晓愚:孟子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字面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孝敬自个儿家老人的时候,不要忘记了那些可能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但是我在想,这句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解读方式,那就是我们现在,不论看上去多么的年轻,多么的精力旺盛,多么的活力四射,但我们都会有垂垂老矣的那一天。想到此呢,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更加用心地去为老年人去考虑,怎么去帮助他们?怎么去扶持他们?怎么去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老年人是我们的宝贝,而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我想当我们能够去探索出让老年人获得更加幸福生活的方式,未来,也会有人用这些方式让我们过上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
如果您对今天的话题有话要说,欢迎持续关注“老龄文明”公众号留言互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