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猛如虎,不仅给当事人身体造成创伤,也对当事人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道路救助基金作为一项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让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在不能按照交强险制度和侵权人得到赔偿时,获得及时救治。
江苏道路救助基金句容服务网点自运行以来,积极受理各类垫付案件,认真协助办理申请手续,做到“应垫尽垫”的同时,主动关心因交通事故陷入困境的伤者,急伤者之所急,给他们带去安心和暖意。
便民高效 垫付救助保障生命安全
2021年06月21日,句容市开发区某小区的窦女士驾驶电动二轮自行车,沿兴源路由北向南行驶,行驶至中骏四季阳光小区地段处时,与一辆普通货车发生碰撞,窦女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全身多处骨折和挫伤。
面对高达十万元的高额医疗费时,家属一筹莫展,句容市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办案民警迅速向道路救助基金句容服务网点申请垫付救助。
基金受理专员于第一时间与南京同仁医院沟通协调,开通绿色通道,对受害人先行抢救,同时协助受害人家属办理相关垫付申请手续,成功地帮助受害人窦女士申请了住院5天,共计16万余元的抢救费用,因及时救治,窦女士转危为安。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谭某身上,2021年11月16日她骑电动自行车行至宝华镇仙林悦城小区附近时,与一辆逆向行驶的疑似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谭某受伤。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驾车逃逸,这让谭女士犯了难。
句容网点专员主动了解情况后,在初审符合垫付条件时就立即对接医院,为伤者开展绿色通道,让其先行一步接受手术治疗,最后垫付了27000余元的抢救费用。
谭女士向句容网点赠送锦旗
紫金道路救助基金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和警方的高效联动、和医疗机构的提前衔接以及高效便捷的申请审批流程,实现了交通事故市民生命救援“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通过跨前一步服务、提前一步衔接,路救基金变受害人的申请垫付为主动受理,设身处地为受害人排忧解难,救助专员的尽职尽责,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救助事迹。
从陪伴到慰问 贴心服务彰显人性关怀
交通事故的发生经常让伤者家属手足无措,路救基金不仅为其提供费用上的帮助,还面对面解决他们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并持续关注后续治疗。
2020年7月的一场事故中,伤者驾驶电动自行车与一辆小汽车相撞,头部严重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其家属和肇事司机均无力支付医疗费。句容网点专员王慧不仅为伤者开通欠费治疗绿色通道,还耐心解答伤者家属申请垫付的疑问,最终成功垫付医疗费。
但不幸的事,受害人因病重抢救无效去世,但家属一直记着路救基金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全程陪伴和安慰,让他们能在父亲被救治时获得慰藉。
伤者家属为专员赠送锦旗,感谢路救基金对其父亲的救助
今年05月15日,市民刘先生在骑摩托车时,不慎与一辆小型普通客车发生碰撞。30万元的手术费对身为工人的刘先生来说是一笔巨款。路救专员随即和医院协商让刘先生顺利手术,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刘先生身体恢复良好。
5月31日,路救基金的工作人员前往刘先生的住所看望他,给他送去了慰问品。刘先生和妻子十分激动,连连感谢专员帮他申请到了“救命钱”。这次事故路救基金垫付了27.49万余元,也是目前紫金保险镇江路救办成立以来垫付的最大金额。
江苏道路救助基金句容网点获赠的锦旗
江苏道路救助基金句容服务网点用负责的态度、专业的能力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既缓解了伤者的燃眉之急,也赢得了伤者家庭的认可,不少家属来到网点为专员送上锦旗。句容网点的荣誉也是江苏路救的缩影。
江苏路救基金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通过政企合作兜牢民生底线。从推出公众号、全国首个路救APP系统,再到嵌入警务系统,江苏道路救助基金形成了“省级集中统筹,地市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成为了人民群众的坚实后盾。
截至目前,江苏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累计垫付超32亿元,惠及10.2万个家庭。接下来,道路救助基金句容服务网点也将继续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更多信息可关注“江苏道路救助基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