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 科技强农 |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2年09月26日 16:32:4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十年阔步前行,大地无边光景;风吹麦浪,丰盈大国粮仓;产业兴旺,筑牢发展基石;山水入画,留住美丽乡愁;和谐文明,照耀幸福家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共同主办,省乡村振兴局、省农业科学院、省规划设计集团、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合作承办“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融媒体新闻行动!见证乡村巨变 ,续写奋斗华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江苏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宝贵,却创造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总量平衡、口粮自给、调出有余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贡献。融媒体新闻行动《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系列综述,今天聚焦:《藏粮于技 科技强农》。

  农机上天入地,农业高产高效

  扬州白鼠村村民王元来,承包了村里的近千亩粮田。通过三农平台,他购买旋耕机2台,小飞机2台,插秧机3台等多种机械,从“下地种田”摇身一变成了“机器种田”。

  “十几年前,如果有人让我种1000亩地,我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从种到收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我们村里也经常组织我们种粮大户出去培训,参观学习新的种植技术,还会介绍新的优良品种给我们。不学习就要落后!”

  2021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整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1个百分点。

  农业高产高效,良法、良田、良种,缺一不可。

  在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宿城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里,广袤的稻田丰收在望,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展示与筛选试验。项目实施单位——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夏中华告诉记者,企业成立十余年来,先后有32个农作物新品种诞生:“我们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占销售收入的8%。现在,我们在淮北地区有几个粳稻品种在生产推广,新品种培育在粮食增产方面贡献率大概是45%左右。”

  过去十年,江苏自主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600多个,17个水稻品种被认定为超级稻,占全国总数的1/8。同时推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保存各类种质资源近7万份,占国家种质资源保有量的10%以上。

  专家下地指导,农民全面发展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第一推动力,离不开专家的科技创新,更有赖于广大农民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农业科技创新才有意义。

  作为农业科教大省,江苏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力量雄厚,全省拥有涉农科研院(所、校)70所,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30多个。

  泰州靖江马桥镇,就与省农科院共同成立了“亚夫科技服务靖江工作站”“果蔬产业研究院”,专家不仅下田指导,还能通过远程提供技术服务,给当地农业发展解决了不少难题。泰州靖江市马桥镇副镇长王建东:“我们遇到一些农产品方面问题的时候,如果本地解决不了,我们可以和省里面的专家在线上进行互动,并且专家的手机上面也可以看到我们马桥的监测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专家可以及时地给我们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江苏实行“一村一名责任农技员”包村联户制度,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5万多人次。

  2021年,江苏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较2012年提高7.7个百分点,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达99.76%,一直位居全国省份第一。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近十年间,江苏农林牧渔总产值从5200亿元增加到8000多亿元。

  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科技的内涵与外延也要不断扩展。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洪武认为,未来不仅要继续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管理理念等引入农业,更要用科学的头脑武装农民朋友,科技手段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新品种培育还是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要加强攻关,能培育出更加优质的、高产的、好吃的、绿色的新品种。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我们现在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确实已经做得比较好,但在蔬菜、果蔬、园艺等方面,我们机械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我们还要通过科普产品的研发推广,让农民很好地掌握生产知识、生活知识,让农民不仅科学生产,更能科学地生活。”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彭迪帆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