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出成果 扬州“菜篮子”基地喜获丰收

2022年09月23日 18:01:20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23日,秋分,也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

  作为扬州主城区,广陵区的农业规模不算很大,仅有沙头、李典、头桥三镇农用耕地,却为扬城市民提供了“餐桌上美味”。面对今夏罕见的高温天气,广陵区未雨绸缪,利用前期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及时缓解了旱情。扬州人的“菜篮子”基地,喜迎丰收!

  “今年夏天的高温干旱极端天气,是我从事农业工作以来不曾遇到过的。”头桥镇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兴无说,连续两周40°C的高温,让农田土地龟裂,禾苗干涸。

  水稻没有水怎么生存?摆在朱兴无面前的,是如何引进长江水灌溉。好在几年前,广陵区就着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渠相连,只要将长江水引进来,每个地块都能“雨露均沾”。

  “我们开闸放水,利用长江涨潮期,将长江水倒灌进内河,再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水利设施,排灌进每个地块。”朱兴无说,高标准农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沙头镇,蔬菜种植大户孙辉,也没有为干旱缺水烦过神:“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渠纵横交错,只要一处有水,处处都有水。”

  广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连片成块,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12万亩,占耕地的比重超70%,实现了沟渠相连、排灌通畅的建设目标,在今夏高温抗旱保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夏超过40°C的高温,使得乡镇塘坝及内外河湖水位骤降,农田自流灌溉难以保障。”广陵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田洁说,本年度建成的小乾东、小乾西两座排灌两用泵站,在高温期间共打水18.58万立方米,满足了沿线周边的约2300亩农田灌溉需求,水稻生长未受到干旱影响,为今年保丰产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广陵区已经做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工作,2023-2030年计划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0.43万亩,其中2023年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1.1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同时,创新开展“先建后补”、涉农项目融合、耕地质量提升、生态农田建设等试点工作,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0亩,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做到“引水有源”“解渴有道”“抗旱有方”,在保障农田灌溉、提升粮食产能中再上新台阶。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