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江苏籍院士、采矿工程专家钱鸣高逝世

2022年09月23日 14:18:18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钱鸣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9月23日在北京去世。

  钱鸣高,1932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曾任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副教授、教授兼博士生导师、采矿工程系系主任等。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抗日战争爆发时,钱鸣高年仅5岁。日军暴行让少年时代的他感受到民族的苦难,并将科技强国梦深埋于心。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著名的苏州中学考入东北大学前身东北工学院。为响应国家号召,已经考取机械系的钱鸣高主动转入采矿系,“那时候,我既不熟悉采煤,也不知道这门学科深浅,只是觉得越是艰苦的专业,越有希望作出成绩来”。

  作为我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鸣高模型”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他和团队提出“绿色开采技术”和“科学采矿”理念,为减少采矿对环境的破坏指出了方向;他培养出了中国煤炭系统首位采矿工程博士……

  把中国矿压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能源工业发展需要,我国急需采煤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当时的东北工学院号召学生在自愿基础上改报采矿工程专业,已经考取机械系的钱鸣高报名转入采矿系。

  那时,我国采矿科学事业几近空白。“没有能源,就谈不上工业化。我国当时能源90%靠煤炭,但是煤炭科学远远没有跟上。”钱鸣高说。

  采煤,也是岩体由稳定到破坏的过程,因此矿山“岩体力学”大部分表现为岩体破断后的力学效应。新中国成立以后,煤炭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事关资源地生态环境的“矿山压力研究”却迟迟没有跟上。1954年,钱鸣高来到原北京矿业学院攻读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1957年,留校任教的他,科研方向就是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采矿学科实践性很强,它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不断深入现场。经过20多年持续摸索和实践验证,钱鸣高终于提出了采场上覆岩层在受开采影响破断后岩块互相咬合形成的结构模式,即“砌体梁”力学模型,使得工作面各种来压现象和支护原理得到了合理、充分的解释,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1982年,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举办的国际岩层力学讨论会上,钱鸣高的成果进一步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有学者称之为“鸣高模型”,由此把中国矿压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模型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绿色开采”体系

  进入新世纪,钱鸣高又建立“矿山压力预测、控制和监测”等实用工程技术,而后结合煤炭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开采需求,于2003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绿色开采”体系。

  “过去采矿的教育仅仅讲授如何出煤,主要讲系统和工艺,对保护环境、环境容量与行业的经济规律都没有介绍,因此不是完整的‘采煤学’。”钱鸣高认为。

  关注到煤炭开采活动对开采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钱鸣高带领团队提出了以控制“关键层”为基础的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包括煤与瓦斯共采、保水开采、控制地表沉陷、矸石减排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解决煤炭开采和利用的负外部性问题,钱鸣高还提出以珍惜资源、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保护环境和保证工人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科学采矿”理念。科学采矿意味着环境容量和安全保障,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煤矿大力发展充填技术和复垦技术,有的学者还制定了科学产能以及煤矿开采科学性的评分标准,为各种条件下的科学采矿指出了方向,这一理念实际上也为煤炭行业转变为绿色行业指出了方向。

  严谨治学甘为人梯 收获桃李满园 

  毕生专注科研的同时,钱鸣高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他于1962年培养出我国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研究生,1987年培养出我国煤炭系统采矿工程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钱鸣高始终坚持言传身教、甘为人梯,把自己全部的知识情感都投入到开拓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智慧当中,还经常亲自带着学生下井实践。他曾这样告诫学生:“搞科研一定要勤奋,有严谨的学风,胸怀大志,耐得住寂寞,兢兢业业做事,切忌浮躁。” 

  如今,钱老的学生很多已经成长为院士,或者是我国煤炭行业、国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

  科研硕果累累,育人成就卓越,钱老却十分低调,“有人说我是我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的奠基人,我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为过,取得了一些成绩只是因为这个科研方向在我研究之前,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是一片空白”。

  他曾深情地表示:“我希望通过煤炭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的努力,使煤炭早日脱离高危行业,使煤炭行业成为社会欢迎的行业,能够聚集高级科技人才的行业。我希望自己和广大煤炭科研人员一起,利用有限的人生,使科学研究以最高的效率,像接力一样不断传承下去,以达到科学的顶峰,造福于人类。"

  斯人已逝,其志长存。

  致敬,送别!

  (我苏网编辑/刘静 综合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矿业大学、当代矿工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