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成立于江苏,海军舰艇命名规则最早在江苏施行,截至目前已有50余艘“江苏籍”命名舰艇。在海军历史上,有两艘“淮安舰”,淮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留存了它们的身影。
第一艘淮安舰前身是原华东海军战舰大队临沂舰,曾参加过包括夺取一江山岛等对原国民党海军的大小战斗一百多次。1977年换装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代053H型导弹护卫舰。该舰1977年4月下水,同年12月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受海军东海舰队护卫舰第八大队指挥。1986年8月1日,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海军淮阴舰,1990年被定位为中央军委应急机动作战部队。2006年,海军淮阴舰更名为淮安舰。
淮安舰的使命是在近中海积极防御作战,进行护航、护渔、巡逻、警戒和支持鱼雷、导弹快艇协同作战,多次完成重大战备演习任务和南沙巡逻任务。
2013年5月20日,服役36年的“老”淮安舰退出海军战斗序列,光荣退役。退役后的“老”淮安舰退役不褪色,已在新驻地成为教学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挥着余热。
2016年8月11日,经多方推动,舷号为509的056型导弹护卫舰正式以总理的家乡、全国双拥模范城淮安命名,新一轮的传承拉开序幕。这一天起,拥有崭新身躯的淮安舰加入海军东海舰队,正式成为人民海军的一员,劈风斩浪,守卫祖国的海疆。
淮安舰最大长度89米,最大宽度11.14米,满载排水量1335吨,在火力配置、指挥控制、作战系统等方面都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具备对空、对海、对潜、电子战等立体作战能力。
“忠诚勇猛的淮安舰,承载总理故乡荣光……先锋必胜的淮安舰,肩扛中华强军梦想……青春誓言高于滔滔巨浪……”这是市档案馆馆藏红色歌曲——《淮安舰舰歌》的歌词。
在新“淮安舰”列装人民海军之际,由淮阴师范学院的于永恒和王玮两位老师作词作曲的《淮安舰舰歌》率先“登舰”,在淮安舰官兵之间开始传唱。歌中主要体现了三方面元素:一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军队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要求这一核心元素;二是唱出淮安舰承载着总理家乡的荣光这一淮安元素;三是诠释出人民海军情怀、使命以及战斗生活场景的海军元素。三个元素很好地将当代军人的时代使命与淮安舰的个体特色进行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