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一困”中秋感受连云港温度

2022年09月11日 08:34:26 | 来源: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山河远阔,烟火人间。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双脚所踏皆是生活。为了让“一老一小一困”能过一个幸福、美好的中秋节,我市相关部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不断织密扎牢保障网,托起“一老一小一困”稳稳的幸福。中秋佳节,关爱“一老一小一困”,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弱势群体今年中秋不孤单

  中秋节本是“月满人团圆”的时刻,而对于没有子女陪伴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来说,更多的是孤独和落寞。除了物质上的关怀,他们更需要情感陪伴。连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开展中秋慰问活动,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9日,朐阳街道民政部门的志愿者来到茗馨花园小区76岁的孤寡老人张井岩家,帮着打扫卫生、整理物品。“快坐下歇歇,6年了,每年中秋节你们都给我带来吃的、帮我打扫卫生,还陪我说话,谢谢你们还想着我这个孤老头子!”张井岩感动地说。

  “每年中秋节期间,我们都会力所能及地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和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过一个温馨、祥和的节日。”香江社区工作人员郑双说。

  “孩子们,将馅放入面团然后揉成一个圆,用模子印出来就完成了。”近日,海州区新南街道建南社区党委联合街道人大工委、民政办在儿童关爱之家组织唐宝宝们参加手工制作月饼活动。建南社区有20多个唐宝宝,为了关爱这一特殊群体,社区成立了唐宝之家,定期组织活动。

  据了解,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将持续开展“关爱一老一小一困”活动,积极引导大家用实际行动帮助和关爱特殊困难群众。

  “娘家人”为困境妇女儿童送关爱

  “有你们的关心真好,感觉自己不孤立了,逢年过节你们还送来生活用品,真的很感谢!”9月8日,家住新南街道云海社区的卢女士收到了中秋大礼包。几年前,她的儿子和丈夫不幸去世,她和年幼的女儿一起生活,因家中突然遭遇变故受到刺激,又没有固定工作,卢女士陷入生活和精神双重困境。

  社区了解到情况后,指定妇联执委沈冰对她进行包保,并介绍她做临时工,每逢重大节假日都送去慰问品或慰问金,并邀请共建单位、爱心人士捐款等。如今,卢女士生活走入正轨,她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我们每年都会对辖区困境妇女、儿童进行排查摸底,对困境户安排妇联执委进行包保,针对每户特殊困境家庭,制定具体的工作举措。”新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比如一些社区在安排为民服务资金使用计划时,会预留困难妇女、儿童资金。街道妇联执委、社区妇联执委,每个人要对接1-2个家庭,除了发挥自身作用外,还利用社会力量改善困境妇女、儿童状况,如每年帮助辖区10余名困难儿童免费报名参加少年宫培训班等。”

  近年来,市妇联联合市民政局、市残联等六部门发文,启动“和家安康”特殊困难家庭关爱(试点)专项行动,为关爱家庭提供全方位帮扶。“市、县妇联通过深入排查走访,精准确定关爱对象,制定一户一策、一策一组、一户一岗、一户一档关爱方案,给予他们真正所需的帮助。”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关爱残疾人 情意暖中秋

  “辛苦了,这么远的路,你们还惦记着来看望我们!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不然我们一家老小真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日前,在连云区云山街道李庄村,37岁的残疾人夏兴奎感激地说。

  为体现政府对残疾弱势群体的关爱,连云区残联、民建市东部城区总支委以及连云区四叶草助残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明月寄情助残有爱”中秋慰问困难残疾人活动,为夏兴奎等6户困难残疾家庭送去米面油和牛奶等礼品。

  7年前,夏兴奎路遇车祸导致偏瘫,妻子离他而去。夏兴奎和患智力残疾的女儿自此靠年迈多病的父母照顾。“政府给我们办了低保,又派四叶草工作人员帮我儿子康复、给孙女送来学习文具,还陪他们父女俩聊天。现在儿子变开朗了,还会用志愿者教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真是太感谢了!”夏兴奎70多岁的母亲说。

  对夏兴奎一家的关注,是我市残联系统精准施策帮扶困难残疾家庭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残联大力宣传涉及残疾人生活救助、教育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惠残助残政策,不断提升社会知晓率。

  配合民政部门开展“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工作,积极落实“单人保”“两险”政策等,今年上半年已为37822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等。建立残疾人特殊救助渠道,目前已集结助残组织55家,发动全社会帮残疾朋友圆梦,让他们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司法救助情暖特困家庭

  9月7日下午,灌云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树春带着慰问品和学习用品,到南岗镇看望救助对象佳佳(未成年人,化名)一家。检察干警心系特困被害人家庭的生活状况,给他们送去节日的关爱和温暖。

  佳佳91岁的爷爷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临过节还惦记我们一家,真的非常感谢。等佳佳放学回来,知道你们来过肯定很开心。”不善言辞的老人说。对于眼前的检察干警,佳佳一家并不陌生,前期2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就是他们送来的。

  去年,佳佳的父亲被人用水果刀刺伤致死,他的离去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今年3月,案件移送到灌云县检察院后,办案检察官发现被害人一家是低保户,佳佳正在上中学,姐姐在外地某高校读大三,母亲在佳佳年幼时就离家出走了,家中还有一位肢体残疾的爷爷。在主动联系受害人家属及所在村委会,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核实后,办案检察官确定被害人的家庭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便依职权为他们申请了2万元司法救助金。

  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创建“1+20+N”多元救助体系,汇聚司法救助、经济救助、社会救助、爱心救助暖流。“最近5年间,我们会同民政、教育、残联等20余家单位和爱心企业,为167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83.5万元,协调减免医疗费用45万元等。”冯树春说,司法救助金发放后,检察机关对被害人家庭的生活状况依然非常关注,会不定期回访。

  精准施策帮困难职工脱困

  “收到这笔中秋慰问金很暖心。平时工会就很关心我们困难职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9月8日,困难职工王刚(化名)的姐姐王女士看着手机里的2000元到账短信激动地说。中秋节期间,市总工会开展情系职工送温暖活动,把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每一位困难职工手中。

  49岁的王刚因一次意外导致脑出血,卧床不起,一直由姐姐陪伴照顾。医疗费用前后花费6.5万元,家庭负债累累。当时,王刚的女儿正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市住建局工会得知情况后,积极与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协调,将他纳入困难职工建档立卡户进行常态化帮扶。

  “纳入困难职工帮扶后,市总工会给予我们家很大的帮助,不仅发放1.95万元大病救助金,还让王刚参加市职工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在春节、端午、中秋传统节日分3次为他发放7000元生活救助金……”王女士言语之中满是感激。“虽然我们家生活坎坷,组织上的关心却让我们感到温暖。

  近年来,市总工会突出精细化管理,分类施策就业、生活、助学、医疗帮扶。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筹集资金212万元,资助800余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家庭子女顺利就学,真正将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落到实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