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 “三治融合”开启乡村治理新风尚

2022年09月10日 14:11:34 | 来源:宿迁学习平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为破解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难点,探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新路径——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化解矛盾,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三项机制”让治理推进有条不紊

  制度标准化。制定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村(社区)以农户为基本积分单元,建立积分管理台账和积分管理卡,每个家庭成员的积分记入该户的累积积分,以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关庙镇参与积分制管理考核的农村户8020户,参与率达95%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910140247

  治理网格化。将积分制管理机制融入基层网格治理之中,依托基层网格内的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调解员,将群众对积分公示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积分制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结果客观公正,有效调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考核清单化。科学制定“三治融合”积分制考核正负面清单,正面清单突出公共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从遵纪守法、社会管理、公益美德、镇村建管、荣誉表彰等方面设置了20个加分项。负面清单突出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保障作用,对涉及社会治安、生态环境保护、婚姻家庭及赡养、抚养、邻里关系、公共财产及安全等6个方面和违法行为制定10条负面清单,通过正负两项清单,发挥道德引导和法治监督作用,从源头上消灭社会矛盾纠纷滋生的土壤。正负面清单的实施,村(社区)里攀比之风得到了明显改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三个健全”让村民自治发挥主导作用

  关庙镇在推行村(社区)“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中,始终把自治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去行政化,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

  健全管理机制。成立乡村两级“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别由村民推荐产生的乡贤理事会会长和村(社区)乡贤参事会会长担任,成员主要为乡贤理事会、村(社区)乡贤参事会成员、优秀老党员、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调解员、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等。积分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积分制管理正面和负面清单收集、审核、加减分、集体研究和上报。镇积分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上报结果进行审核和目标管理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激励奖惩。

  健全考核机制。乡贤理事会和参事会等组织为积分制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主体,村民委员会为项目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资金支持,关庙镇政府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形成农户、村民自治组织、政府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微信图片_20220910140252

  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依法办事,通过法治、德治引导树立良好乡风民风。自推行以来,社会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率显著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三重激励”让群众争先踊跃参与

  积分制管理考核结果主要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权益保障三方面运用和体现。

  在精神激励方面,与公益美德评选活动挂钩,如评选“宿豫好人”“最美儿媳”“文明户”“诚信守法户”等,并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与各类表彰评先活动挂钩,对于向上级推荐表彰的各类“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创业模范”和“学法中心户”“法律明白人”等先进典型,优先推荐积分制考核优秀人选。

  在物质激励方面,村民考核积分与物质奖励挂钩。如关庙镇卓水河新型农村社区对年度考核先进的村民由镇政府公开表彰,奖励家用电器。

  在权益保障方面,在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针对年度积分排名连续两年以上排名靠前的村民,优先推荐就业、入党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

  通过关庙镇的试点先行,“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已经在宿豫区由点及面推广,全面开花。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