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中秋,人团圆,吃饼赏月,氛围浓厚。其实博物馆里也藏有满满的中秋元素,纹有玉兔的花缎方补、月影婆娑的银盘等等,无不透露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中秋情怀。又是一轮团圆月,一起去博物馆里一览中秋情韵。
月影梅纹银盘
南京市博物馆里,一件南宋的月影梅纹银盘令人惊艳,银盘盘口呈五瓣梅花状,盘底纹饰是一树横斜的梅枝、一弯新月和卷舒的流云,营造出月光初照,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这种纹饰又被称作“梅梢月”。南京市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王晨介绍,墓主人是南宋文人张同之夫妇,墓中出土的文房用具和金银器极为精致典雅,“该墓出土的月影梅纹银盘与梅花纹银盂,据专家认为,实为一套用具,使用时银盂置于银盘之上,银盘起的作用相当于瓷器中的一个盏托。”王晨解释,宋代金银器在造型上极为考究,纹饰丰富多彩,器物造型变化多姿,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而在南京云锦博物馆里,华丽繁复的云锦中也藏有古人的中秋巧思。馆藏的杏黄地织五彩兔纹妆花缎方补以五彩色绒线为纹纬与地经,交织成玉兔纹饰,是古时八月十五赏月时,帝后君臣所穿的节令服补纹。
南京云锦博物馆藏品 织金缠枝莲妆花纱万寿补方领女夹衣
另一件复原出土于孝靖皇后棺内的织金缠枝莲妆花纱万寿补方领女夹衣,粗看表面的缠枝莲花是浮于红色锦面之上,其实是红色的妆花纱面料,各色的大朵莲花全部织于薄纱之上。南京云锦研究所技术部陈主任介绍,主体纹样由金线勾勒,金光闪闪,“主要的纹样有兔子,辅有小仙鹤、万字纹和太极纹,都是寓意万寿无疆、江山永固的意思。兔子纹样多是用于中秋节前后,所以云锦质地以纱为主,比较通透凉爽。”
唐葵花形鸾鸟衔绶纹铜镜
可以看出,古人过中秋,也偏爱用应时应景的衣物,既营造了节日的氛围,也蕴含着美好寓意。连云港市博物馆馆藏的唐葵花形鸾鸟衔绶纹铜镜,为八瓣葵花形,圆钮外为双鸾、禽鸟口衔绶带,相间环绕。不同禽鸟形态各异,生意盎然。铜镜图案优美,制作精细。连云港市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涂林林介绍,中秋节也是铜镜的节日,在古代的铜镜铭文中,常将铜镜比喻为明月,虽不见月,却能感受到明月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花好月圆的象征,有圆满、团圆、吉祥之意。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连云港台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