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节兴商促消费 让赏味和文旅“双向奔赴”

2022年09月09日 22:23: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9月10日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江苏各地不仅努力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以节兴商促消费,不仅让群众餐桌丰富起来,还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让各类“吃货”都能“吃饱喝足”。

  让文化“活”起来 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模式

  中秋假期将至,江苏各大文博场馆、演艺空间等准备了千场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将给市民带来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新体验。

  当昆曲遇上三星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2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将于9月10日晚19:30在江苏卫视首播,并在江苏广电总台旗下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全媒体播出。晚会云集了京剧、昆剧、锡剧、扬剧、淮剧等各具韵味的戏曲剧种,于魁智、石小梅、王芳等戏剧界领军人物将带来经典名段。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以三星堆冲天辫青铜人像为创作灵感的创意武戏《叱咤星河》,将带领观众走进历史与现代、虚幻与现实、文物与戏曲相融合的“三星堆奇妙夜”。

  此外,今年中秋档还将有《妈妈!》《狼群》《还是觉得你最好》等十余部电影陪观众过节。演出方面,9月10日至12日,现实主义话剧《人世间》将在江苏大剧院连演3天,南京保利大剧院则将上演音乐剧《王子与乞丐》。

  今年中秋,文博场馆依然是热门打卡地。除了南京博物院的《晋国展》、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的 《山水与游——徐达家族与南京园林特展》、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飞天神韵 莫高精神——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展》、苏州博物馆《池静石眠——木心先生九十五周年诞辰纪念展》等热门展览外,各大博物馆还将通过非遗技艺体验、观赏古人“花前月下”传统拜月典礼、制作中秋灯笼、手工制作月亮桂花发簪等活动,让人们在与博物馆的“互动”中,更好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旅融合,带来更多新体验。一方面,博物馆变身舞台,《桃花扇》《梁祝》《秀才遇仙记》等越剧折子戏将在南京博物院老茶馆上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可欣赏到扬州木偶剧团带来的非遗展演——《嫦娥奔月》木偶戏。另一方面,山水城林间的演艺新空间也将丰富户外赏月的仪式感。作为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盛事之一,2022第八届南京森林音乐会9月8日至12日在中山陵音乐台举行,5场国内顶尖的音乐会,将实实在在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自古以来,金陵就有中秋燃灯,提灯走月的习俗。作为南京中秋主题活动名片之一,始于南北朝,鼎盛于明清的笪桥灯市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今年的第三届笪桥灯市将于9月9日在南京熙南里街区启动,持续到国庆节期间。

  小长假助燃夜经济,文创IP则让“月夜”更美丽。我苏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笪桥灯市灯组设计突出新消费场景。街区不同点位设有不同主题的氛围打卡点,大板巷上一排排传统灯彩将错落有致地沿街悬挂,巷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配以不同主题的亮化。灯市区域范围也进一步突破,延伸至新街口商圈,在明瓦廊设置分会场。沿线80个商户会同步挂灯,与周边商圈形成联动,将熙南里、朝天宫、新街口(明瓦廊)串珠成链,打造夜经济新商圈。

  除此之外,在南京河西金鹰,一轮“满月”将在灯光秀中点亮三座摩天高楼,航天员与航天兔穿梭在楼体间,寓意嫦娥奔月的飞天神话已为现代科技所实现,共庆中秋佳节。

  在无锡惠山古镇,中秋游园会将通过月宫巡游、月夜霓裳秀、帐篷酒馆、潮流市集等特色活动,再现古镇的热闹繁华;在昆山周庄古镇启幕的2022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以“花开并蒂 灯映两岸”为游客送上璀璨的灯影盛宴。

  中秋假期,宿迁项王故里景区深挖中秋传统文化,重点面向6-14岁儿童,将民俗手作、民俗演艺等融入研学体验中,围绕祈福、团圆等节日元素推出一系列演出演艺,包括《迎月祈福礼》《梦回西楚》《逍遥游》等特色演艺以及《开门迎宾典》《鸿门演义》等传统节目,让游客充分领略西楚文化。

  让餐桌“满”起来 各地时令农产品“抢鲜”上市

  江苏人中秋节有吃月饼、品大闸蟹的习俗,今年的中秋消费有一定的特殊性,月饼和大闸蟹的销售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电商大数据平台显示,今年中秋,各地消费热情不减,节前半个月的月饼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4%,30元以下的简装月饼占比高达95%,印证了平价月饼已逐渐回归主流市场。从口味上看,五仁月饼依然霸占销量榜首,占所有口味的30%以上,蛋黄、豆沙、火腿、莲蓉等口味紧随其后。临近中秋南京多家商场、超市,电商平台里的月饼已是身价大降,折扣越来越大。

  另一个主角——大闸蟹则并没有过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因为高温,中秋节前螃蟹整体产量偏少、价格较高,目前上市销售的主要以未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的 “六月黄”为主,市民要吃上5两的大闸蟹,预计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有些商家引进产自新疆的大闸蟹“天山雪蟹”,填补了中秋节的市场空缺。据介绍,“天山雪山大闸蟹”作为江苏省的援疆项目,2019年,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将本地的优势大闸蟹品种引入到新疆,经过数年养殖和发展,已成功在当地落地生根。近期江苏的不少商户也引进大批量“天山雪蟹”来销售,价格方面二两的售价在25.5元一只。

  此外,冬枣、石榴、柿子等秋季时令水果也悄然上市。商家介绍,冬枣、柿子的主产地在陕西;石榴来自贵州、云南,果实生长成熟期间,这些地区风调雨顺,产量较大。目前正值尝鲜季,每斤价格在10块钱上下,比去年便宜不少。据了解,随着更多品种大量上市,水果价格有望进一步走低。

  据统计,中秋节前夕,苏州南环桥市场农产品日均交易量超1万吨,蔬菜、水产、水果、鲜肉等交易品类的日均到货量均达4000吨、800吨、1100吨及180吨以上,各类品种货源充足,大大丰富了市民中秋的“菜篮子”。

  桂花糖芋艿是不少苏州人中秋节必吃的早点,据统计,随着中秋临近,芋艿的日均上市量均超60吨,与去年同期翻番。除了芋艿外,茭白的上市量也明显增加。叶菜方面,受前期高温、近期持续降水影响,蔬菜价格小幅上涨,为了进一步平抑菜价,南环桥市场特别从江阴等地,新引进了精品金花菜和豆苗,以及昆明的四大金刚即油麦菜、生菜、上海青、小白菜,大量优质叶菜入场,丰富节日餐桌。

  据业内人士介绍,接下来秋菜将大量上市,市场整体供应仍然会比较充裕,如果未出现灾害性气候,预计后期蔬菜的整体价格基本处于小幅波动中,涨跌的幅度都不会太大。

  (来源:我苏网/汪泽 部分内容综合人民网、腾讯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