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省奉献一届 “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
9月5日上午,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闭幕式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省运会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体育局副局长吴兵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刘霞出席发布会,介绍本届省运会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等。
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理念
本届省运会分为青少年部、高校部和职工部三个部,全省13个设区市、省内高等院校、省各行业协会3.4万人次分别组队参赛。截至9月4日晚上8点,省运会所有比赛项目均已顺利结束。
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办、承办单位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在办赛思路上创新多元,在组织实施上周密部署,在赛风赛纪上严格要求,较好地完成了省运会各项目目标任务。吴兵成在发布时说,本届省运会呈现以下特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活力精彩新省运、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省运主题。泰州把省运会作为加快新时代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办赛事与建城市、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公共设施配套、精神文明创建等工程,把体育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改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贯彻办赛办会要求,实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目标任务。筹办过程中,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科学组织,控制规模,严格管理,能办尽办”原则,密切跟踪疫情防控发展态势,动态调整各项赛事和活动,确保了省运会平安有序举办。
牢记为国争光使命,展现了“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省运会期间,广大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迎难而上、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涌现了大批年轻的优秀运动员。
严格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营造了“文明参赛、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在赛风赛纪方面,本届省运会在运动员资格审查上严格把关,在裁判员选派上规范严谨,在赛风赛纪督查检查上大力强化,确保了本届省运会未发生重大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事件,13个设区市代表团均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充分展示城市最美形象
刘霞在发布时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质,秉持“办好省运会、靓丽一座城、幸福一城人”办会理念,克服新冠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全城联动、全民行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共同完成了各阶段目标任务,全力为省运创造精彩,为江苏增光添彩,为泰州赢得荣誉。
致力实现“两个突破”,确保体育事业提升惠民。竞技体育方面,本届省运会上,泰州市共派出1389名运动员参加34个大项、38个分项、702个小项比赛,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共获得金牌115.5枚、银牌68枚、铜牌94枚,列金牌榜第5位,创历史最佳成绩。
群众体育方面,坚持“全域共建”,高标准打造体育公园,推动各市(区)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布局水上运动中心、小轮车轮滑中心等专业场馆,建成“17+1”赛事场馆体系。坚持“全民共享”,建成特色体育公园52个、各类球场558个、健身路径1800套、健身步道106公里,主城区率先构建“5 分钟健身圈”,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有效提升了老百姓获得感、快乐感、幸福感。
借助承办省运会这一契机,充分展示城市最美形象。8月28日晚,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在体育公园隆重举行。泰州按照“简约而不简单、节俭不失精彩”的要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融合,为全省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体盛宴,得到了社会各界及观众朋友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江苏电视台全程直播盛况,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48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以及网易、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参与直播,累计浏览量突破2000万。省运会期间,“精细”落实保障服务,全力落实“节俭办会”工作要求,在工作、生活、比赛等细节方面,用心用情、周到服务,给八方来宾留下难忘记忆。“精心”营造省运氛围,充分发挥省运官宣媒体矩阵作用,统筹线上线下、大屏小屏、市内市外,全方位宣传泰州、宣传省运,让“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广为人知,“泰宝”“凤娃”“泰之恋”等省运符号深入人心。
精心谋划“后省运”时代发展
省运会闭幕后,泰州将如何以成功举办省运会为契机,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此,市委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董维华说,前期,我们已经在谋划“后省运”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路径,主要的出发点是用好用足用活省运会留下的有形资产和精神财富,让运动与活力成为幸福之城的靓丽名片。
积极主动创新,探索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路径。目前,泰州正在开展《泰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的起草工作,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确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继续夯实青少年体育基础,推动泰州竞技体育持续发展。董维华表示,自从接过省运会会旗,我市就着力深耕“体教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体育进校园”。今后四年,将继续开展“5621”计划,即全市各市(区)至少推动5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让更多孩子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构建完善体育人才培育选拔训练体系。同时,重点依托水上运动中心、小轮车轮滑中心等高等级专业场馆,立足泰州体育“水文章”和“棋文章”,以省运会留下的运动队伍为核心,推动赛艇、自行车、橄榄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在泰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厚植“泰州军团”的竞争力、战斗力。
省运会后,大型赛事场馆如何运营管理?市政府副秘书长牛世杰说,在省运会赛事场馆建设之初,泰州就按照“赛建民用”的理念,将赛后的场馆开放使用纳入总体建设规划。以泰州体育公园为代表的各赛事场馆,在设计规划时就专门布置了大量全民健身设施,服务热爱锻炼的健身群众。在提升全民健身服务供给的同时,为争创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赛事场馆后续经营的问题,目前全市各综合性体育场馆均明确了管理团队和运营方案,旨在通过商业开发充实场馆运营造血能力。比如,泰州体育公园设置了3万多平方米的商业面积,重点融合布局文化、休闲、娱乐、健康等多种业态。一方面,积极招引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赛事,精心打造“泰系列”品牌赛事,不断提升泰州城市“能见度”和体育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掘体育公园周边商业资源,加紧推动城市功能配套,联合国内知名的展览、演艺经纪公司,通过举办主题展览、文化演艺等活动,丰富体育场馆的精神文明内涵。切实以多种多样的文体旅活动,塑造主城区聚集人气、凝聚人心的活力核心,努力让幸福城市更显幸福。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