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常州市政协开展的“有事好商量”·加装电梯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活动中,记者获悉,常州市在修订、发布《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事指南》《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规划审查技术规程》《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安装工作规范》《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的实施办法》《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专项维修资金办法》《关于明确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线迁移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等13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13”完整政策体系。同时,还设置了63个镇(街道)、社区加装电梯便民服务点,力争年内开工加装电梯180部以上,完工120部以上,让更多市民共享加梯的“常州速度”与“温度”。
在钟楼区永红街道的体育花苑,委员们了解到,加梯过程中,小区建立了由“街道工作组、社区网格员、物业好管家、党员志愿者、楼栋小组长”组成的的五方联动机制,并充分发挥小区党员干部“老娘舅”的作用,本着公开透明、充分协商、兼顾各方、积极推动的原则,群策群力,有效推进矛盾协调解决。
电子新村社区加装电梯便民服务点,主要服务电子新村、体育花苑、万博花苑、四合院等18个小区,位置就在永红街道四合院。委员们了解到,服务点除了提供加梯政策等咨询,也受理相关申请。受理加梯申请后,通过内部流转、联合审核等方式,统筹协调推进加装电梯工作,真正把办理窗口开到群众“家门口”。便民服务点自成立以来,累计接受咨询2000多人次,受理21件加梯申请。
常州市高度重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件民生大事,并将其列入今年市委“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重新修订、发布了《常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了“1+13”政策体系;在推进工作机制、资金筹措、民意表决比例、便民惠民措施、矛盾调处机制等方面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支持,豁免办证事项,取消了日照分析,修改了征求意见范围比例等,极大便利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深入推进。
常州市设置的63个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点,实现会审内部流转,统筹协调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同时协同建立辖市区、街道、社区三级矛盾调处平台,加强政府牵头调处矛盾力度,为加速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保驾护航。
截至8月底,今年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开工150部,其中已完工43部,另有256部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历年累计完成总量97部。
(来源:常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