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艺术团20年创排12台现实题材儿童剧

2022年09月03日 14:38:48 |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刚到北京拜访中国儿艺院老院长欧阳逸冰,商讨创排《华罗庚》和《晚年华罗庚》。”1日,金坛华罗庚艺术团团长史国生说,这将与20年前的《少年华罗庚》形成系列。剧团创排的12台大戏,已演出8800多场,观众超过850万人次,在全省都是最高的。

  华罗庚艺术团的前身是金坛锡剧团,2002年8月在全省基层院团率先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先增挂常州市儿童艺术剧院,再升格为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一家县级剧团升格为省级专业剧院,在全国还是首例。

  切实践行文化自觉,为更多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华罗庚艺术团不断走向成功的秘诀。

  2002年8月,扮演“美猴王”的武生史国生被推选为华罗庚艺术团团长,他开始戏里戏外“七十二变”:从老龄观众向未成年人转变,从农村向城市转变,从古装戏向现实题材儿童剧转变。

  “舞台是孩子的特殊课堂,一台好戏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史国生说,全国当时有2亿多儿童,但只有20多个儿童剧演出团体;一次全国儿童剧艺术节,30多个参赛剧目却无一个现实题材。庞大的学生市场大有可为,什么样的艺术能点亮孩子的心灵?为此,剧团紧盯最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孩子心理的作品,诚邀全国高手加盟,创排现实题材儿童剧。

  剧团门口是一所小学,每到放学时,成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接孩子的情景,触发了史国生的创作灵感。“建筑之乡”留守儿童多,关联家庭、学校、社会的故事也多,催生出现实题材儿童剧《留守小孩》。演出现场,孩子们的眼泪夺眶而出,也懂得了自尊、自爱和自强。

  剧团排演的《田梦儿》《寻找“红头发”》,分别在两届全省美德少年颁奖大会上首演,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教育厅联合发文要求在全省巡演。在苏北一所城关小学,《田梦儿》演出结束,演员们上台谢幕时,台下的孩子先是鼓掌,然后齐刷刷站起向演员鞠躬致敬,久久不肯离开。

  孩子们的掌声,成为剧团年轻演员的精神动力。《戏娃》是剧团排演的第10台戏,全剧以传承中国戏曲为主题,表演难度较大。排练时,演员们“恶补”戏曲基本功,每天从早晨7点到晚上10点,一天要湿透几身衣服。有人扭伤、骨折了,也不轻易下场。在全省巡演时,开始一天演3场,后来增加到4场,最后一天要演5场。

  一台台儿童剧,专家叫好、观众叫座。上海、浙江等地大剧院,常常向华罗庚艺术团发出演出邀请。剧团足迹遍布全国50多个城市,被誉为江南“乌兰牧骑”。20年来,剧团创排的现实题材儿童剧,已获得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在内的40多个省级以上奖项。

  (来源:常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