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现实版“开心农场”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2022年08月31日 17:43: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江苏如皋城市家庭的“私家田园梦”,正通过共享农业逐步成为现实,而传统农场的触角也在不断延伸,农事体验、休闲旅游、户外课堂……现实版“开心农场”应运而生,多元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径。

  认领一块地 开垦“私人订制”大产业

  标有姓名的插牌、分隔清晰的小栅栏、实时监控的摄像头……在东陈镇杭桥村刚刚开放的“开心农场”,每亩田块都被分成了10份,番茄、辣椒、香瓜等各色时令果蔬长势喜人。不少顾客正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挖土、播种、采摘,忙得不亦乐乎。

  该村的“开心农场”以租赁形式,面向社会开放。每亩地以1000元的价格流转,再经过农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后,以每分地800元的价格租给消费者耕种。“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可以除草,在手机上都能看到。”杭桥村党总支书记仲维平指着田里的农作物,向记者介绍道,“作物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过来采,也可以委托我们摘好了寄过去,当天寄的话,第二天早上就能收到。”

  “开心农场”一经开放,试运营的十多亩地根本供不应求,农场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是询问果蔬长势、互换农产品的信息。因为消费者反响良好,杭桥村后续50亩和100亩的扩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度假好去处 尽享“慢生活”与“土味道”

  同时拥有“私人菜园”和“私人厨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长江镇居民薛冯表示:“太具有幸福感了!自己种的菜现摘现炒现吃,非常满足!”一到周末,她就“拖家带口”地出门,到金磊现代农场“体验生活”,一待就是一整天。

  果园、菜地、草场、人工湖,划分清晰的功能区中间坐落着两排青砖黛瓦的屋舍,这便是位于长江镇五零村的金磊现代农场。这里有果园可以采摘,有田块可以种菜,有人工湖可以垂钓,有厨房可以自己烹饪,是多少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菜地旁边有一口井可以打水,新鲜采摘的蔬菜在井边清洗好就可以拿去厨房烹饪了。”跟随着游客的脚步,走进“DIY厨房”,只见“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应俱全,室内陈设充满复古元素,就连灶台也是传统的农家土灶。一名游客告诉记者,由于厨房数量有限,有时候灶台不够用,大家就会“搭伙”做饭,厨艺共享,彼此陌生的关系也一下子热络起来。“社交状态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从前,人与人之间非常的质朴、热情,大家逃离‘快餐式’生活,一起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

  户外小课堂 泥土中汲取成长力量

  “高沙土是不利于庄稼的生长、种植的,治理高沙土离不开咱们如皋的各位先辈,正是他们的劳作精神改变了如皋大片土壤的面貌……”

  在城南街道左邬村的埥荟迷你农场,一场以传承如皋治沙精神为主题的户外劳动课堂活动正在进行。在听完如皋治沙改土的故事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农田,近距离与农作物接触、给小动物喂食,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今天我们通过劳动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以后一定节约粮食、好好学习!”学生王子煊拍着胸脯保证道。

  据了解,埥荟迷你农场建成于今年3月,是城南街道联合城南小学专为辖区内儿童打造的课外实践基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农场被分为亲子种植区、蔬菜培育区、特色作物区三个区域,不仅种植着苦苣、香菜等作物,还栽种着不少果树,养殖有兔子、鸽子等动物。

  “今年正好有‘喜迎二十大,再次战高沙’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来让孩子们了解治沙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塑造品格,做到知行合一,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城南街道工作人员左亚军说。

  (来源:如皋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周玲 陈慧伦 审核/邱辰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