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说|刘志阳:追求教育的精神家园

2022年08月31日 11:19:4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校园文化,是在一个特定场域——校园内,学生和教师精神特质、文化内涵的呈现。

  在兴化市第一中学,校长刘志阳追求校园儒雅文化的建立,并将这一理念具化到各项办学行为中,“儒雅”已成为一中人追求的文化品格,也逐渐内化为润泽生命的精神向往。

  刘志阳主持《“兴化地域儒雅文化”校本课程深度开发研究》和《体验儒雅风范,增强文化自信——儒雅学子品格提升工程》等课题研究,并发表《儒雅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弘儒雅风韵,铸文化名校》、《修儒于外在,化雅于内心》等文章。兴化市第一中学构建了“扬儒雅风韵,建幸福校园”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传承千年儒雅基因

  从校园环境文化入手,建设更有古典韵味、书院气息的现代校园。

  兴化市第一中学地接儒学古街,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星罗密布。胡公碑、浮沤山庄、高谷故居,亭台精致,竹木葱翠,文化氛围浓郁,与周围的吴甡故居、儒学广场、任大椿读书楼、陈氏五进士府第、中原才子牌坊浑然一体,连成一片亮丽的历史文化风景园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刘志阳校长深挖校内外古建筑文化意蕴,结合新时代教育育人理念,提出“明德昭彰,白雪阳春”的核心理念。“明德昭彰”是书院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白雪阳春”原指战国时代楚国高雅歌曲,这里化为书院建设丰富课程体系的精美呈现。

  在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书院环境。班级建有读书角,校园中随处可见读书角、阅读墙。学校中心大道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成或拟建昭阳书院的活动体验空间,其中分布七大功能场馆:藏经阁、研学馆、论衡厅、昭阳讲坛、梦想舞台、特色写作指导工坊和书院展示厅。努力构建从教室到室外,从校园到校外,从课堂到生活,具有书院气息、儒雅气质,多样开放的校园育人场所。

  弘扬学子儒雅品格

  如何弘扬兴化一中学子儒雅品格,培养他们特质的文化品格?

  学校通过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和实施来达成,通过传统的思政课、班会课、学科渗透、团队活动、升旗仪式等方式实施常规德育课程,并积极探索特色儒雅课程。

  在习惯养成课程中,学校一方面注重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另一方面更加强化高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实施早读提质工程,要求早读任务化、激情式;专门安排书写课,对优秀作业进行班级内展示,组织双语书写比赛;高一年级在图书馆安排专门的阅读课,学生完成读书笔记、读书摘抄;高二高三年级由备课组整理最新时政热点阅读资料,定期发给学生,与作文训练相结合。

  在社团活动课程中,高一年级组建了26个社团,每周利用星期五下午最后两节课开展书法、戏剧、篮球、数学类等社团活动。学校以文化周、艺术节等,建设校本德育课程,开展了以“寻美、创美、育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周系列活动。

  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努力培育外表优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内涵博雅,具有儒雅品格的一中学子。

  厚植教师儒雅情怀

  如何厚植教师儒雅情怀,提升兴化一中教育人的文化形象?

  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坚持文化引领。学校强化政治学习,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像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用生命在讲坛上歌唱;像李吉林老师,在情景教育中构造教育理想的高地;像斯霞老师,用童心母爱照亮每个学生;像成尚荣老师,永远追逐教育的地平线……

  在“三新”背景下,学校加强对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研究高考题型变化;深刻领会新课标中学科的关键能力,学习新高考评价改革的精髓,构建新高考备考中的点线面体。

  兴化是郑板桥的故乡。学校建有板桥先生的拥绿园,希望教师像竹一样,一枝一叶总关情,保有风骨气节;像石一样,坚毅、坚强、坚韧,踏实、务实、笃实;像兰一样,宁静、淡雅,有君子之风。在板桥竹文化引领下,学校不断涌现出师德榜样,如坚守雪域高原、援藏教师典型、中国好人汤恒跃,“四有”好教师周昌林,泰州名师丁磊等。

  “培育儒雅德育内涵,构建更加精致、丰厚、全面的儒雅德育课程体系,提升育人品格,彰显办学特色。”兴化市第一中学校长刘志阳说。
(曾祥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