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村官”带着普惠性金融服务下乡

2022年08月28日 08:00:47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懂金融知识,农村老人常常被诈骗分子盯上;不会操作ATM机,只能眼巴巴望“机”兴叹;各类缴费“移动化”,线下支付“没有门”……这些情况,成为村民之痛。广袤农村呼唤金融知识下乡,更呼唤普惠性金融服务下乡,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进一步打通支持乡村振兴有益途径,满足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徐州银保监分局推广实施派驻“金融村官”活动,通过构建“党建+金融+乡村振兴”路径,带动资金、服务、知识和金融产品下乡,用金融画笔助力绘制乡村振兴美丽图景,为解决助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按下了“加速键”。

  聚焦乡村组织

  注入乡村振兴“原动力”

  “金融村官”不是官,是服务农村的“排头兵”。把乡村治理好、建设好、发展好,组织保障是关键,而组织保障是否到位,又着实考验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

  “为保证‘金融村官’做好服务农村工作,我们着重从做优村官人选、规范村官活动、发挥村官作用三方面着手,做实做细组织保障工作。”徐州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党员优先、资源互补”原则,遴选事业心责任心强、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银行保险年轻员工到村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并在6个乡村振兴试点乡镇由法人农商行副行长兼任金融副镇长。组织部门审查任命,为“金融村官”入驻村委会出具了“介绍信”、增强了公信力,架起了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一辆电动车、一本日记本、一本村民名册,每周四的“驻村日”,“金融村官”都带着金融知识宣传单走进村委会协助开展工作,走进农户家中了解金融诉求,走进地头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沛县在下辖335个行政村党群服务站配置“惠民通”二维码,村民扫码后“金融村官”随即上门服务,已解决信贷需求12.9亿元,为村民办实事372件。

  据悉,目前已在全市派出“金融村官”492名,实现了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三乡工程”重点示范村等全覆盖。

  聚焦乡村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为让金融“活水”更好浸润农村田野,让农村致富经念得更响,让百姓钱袋子变得更鼓,“金融村官”立足资源禀赋,为乡村产业引资、引智、引技,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民创业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俯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的芬芳。依托“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金融村官”上门走访获取农户基础信息数据,为授信放贷、保险承保提供数据支持。

  据悉,目前已为532.29万农户建立经济档案168.65个,创建信用村1697个、信用乡镇75个。沛县、丰县金融机构联动地方政府成功搭建农村数字普惠信用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已上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数据3000余组。

  同时“徐保贷”“农业保险贷”等一批特色涉农专属产品相继开发,实现全信用、基准利、智能审,受惠农户已达6548户。

  普惠性金融服务要办到群众心坎里,就得突出规划引领,聚焦地方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新沂三合村菊花种养丰富,沂岸鲜切菊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挂职村官协助村委帮助引入核心企业,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农户”五位一体产销模式,核心企业供种、管护、雇佣,银行资金助力,保险风险兜底,直接带动48名留守妇女就地就业。同时,为更好地开拓农户视野、提升致富能力,积极开办育农学堂,已连续举办金融党课教育、产业政策宣讲、农业技术辅导29期。

  聚焦乡村治理

  织密乡村振兴“保障网”

  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金融村官”积极发挥联动能力,将乡村治理与农村金融深度融合,着力加大基础投入、巩固脱贫成效、改善金融生态,辅助提升乡村善治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沛县的湖西农场、沛城街道、汉源街道、胡寨镇,“金融村官”推行水稻制(繁)种保险,承保面积3988亩,提供598.2万元风险保障,填补原有空白。针对沛县鹿楼镇土地整治工作,考察提请上级行发放全域土地整治项目贷款授信3亿元,2022年初通过省行贷审会,成为江苏农行系统首个成功获批的全域农村土地整治项目。

  (来源:中国徐州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