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乡音未改,乡情绵长。8月中旬,兴化市沙沟镇乡贤理事会揭牌成立,沙沟镇的在外游子从此有了一个互联互通的平台和渠道。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原主任张澍刊登在《人民政协报》上的《在外“出息”了的乡贤,如今能否回乡再“出息”一下?》一文,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7月22日,张澍回到家乡沙沟镇,就乡村振兴进行走访调研,并写下了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他在文中呼吁乡贤们“一起回报家乡,一起助力乡村振兴”。
从沙沟走出去的张澍,这些年经常回乡做些有“出息”的事:带领专家团队回乡为家乡父老义诊,心系家乡医院的优秀人才培养和专业科室建设。
近年来,沙沟镇积极推进乡贤文化建设,弘扬善行义举,调动乡贤参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公益事业、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热情,走出一条项目回归、资金回流、暖流回乡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沙沟大鱼圆、藕夹、金荡香米、崔垛丑薯……江苏京擎集团互联网中心的产品陈列室,排放着产自沙沟的特色农产品。去年10月落户沙沟镇的江苏京擎集团互联网中心,由上海京擎集团董事长李维志创办,项目总投资1.2亿元,未来几年,目标年销售本地农副产品1.2亿元。
李维志是沙沟镇官河村人。在他的记忆中,一直有着“出门坐船,赶集一天”的印象,在外创业的他深切地感受到交通、信息滞后给家乡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于是回乡创办了互联网中心,通过互联网拉近家乡与世界的距离,让家乡的味道飘到各地。
官河村在外闯荡的王征冬,也选择返乡创业,投入3000多万元,创办江苏强铖印染机械有限公司,帮助60多名乡邻就业,企业也在家乡的土地上发展壮大。崔垛新村的陈加桂,返乡创办水韵沙沟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带动周边村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在沙沟,反哺家乡,留住心中最美的乡愁已然成为乡贤们的自觉行为。致富不忘家乡的曹恒彬,捐款20万元,修筑一条长1100米的乡村道路,每年捐助3万元用于村庄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陈金龙,10多年来一直坚持向家乡的特殊群体奉献爱心;“最美爱心大使”仲维江,慷慨解囊建桥铺路,回村捐赠衣物被褥给五保户、特困户……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沈骁 通讯员/新萱 姜洪义 宗倩 李祝海 汪翔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