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8月19日)从江苏省林业局获悉,七八月份高温时节,是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季节,也是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关键时期。近日,江苏省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气温升至40℃,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美国白蛾和杨舟蛾类食叶害虫发育进度加快、虫口增长迅速,暴食期危害速度加速,极易诱发食叶类害虫暴发成灾。面对异常气候和严峻防控形势,为最低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林业生态安全,全省各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机构攻坚克难、精心部署、迅速行动,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飞机防治
地面防治
生物防治
战高温、斗酷暑,打好防控攻坚战,精准防治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预防作业面积503.454万亩次,21个县(市、区)进行飞防,飞机防治作业面积337万亩,地面防治作业面积166.454万亩,释放周氏啮小蜂、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等生物天敌19.9741亿头,全省无公害作业面积443.03万亩次,无公害防治率88%,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大面积连片成灾现象,没有发生扰民及投诉举报等舆情,防治成效初显。超前谋划,有序推进。
省林业局及时下发《关于加强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关键时期召开全省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全面部署推动,要求各地抢抓关键时机,采取有力措施,科学防控减灾,未雨绸缪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疫减灾,实现绿色减灾和可持续控灾。分类施策,精准防治。全省各地面对极端天气导致的病虫发生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积极开展预防性除治与应急性防治,扎实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苏北地区采取以飞机防治为主、地面防治为辅开展防治,苏中、苏南地区以喷药防治为主结合人工物理防治等措施开展防治,对零星发生的轻度发生区采取人工物理、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的防治手段,对危害严重的成片林,使用生物农药、仿生制剂等无公害药剂为主采取喷烟喷雾机械施药防治,对居民区、特殊养殖区、飞防避让区等无法实施喷药防治的区域,采取打孔注药、绑草把诱蛹、释放生物天敌等方式进行防治,各地统筹谋划区域间、部门间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适时开展防效检查评估,查漏补缺,对防治效果不佳的地段进行补防。
南京市、泰州市、淮安市、徐州市等地启用无人机喷药防治,大大提高高温喷药安全性,避免高温喷药中毒中暑。扬州市、镇江市等地适时开展联防联治,实现监测信息共享、防治时机一致、防控措施联动。宿迁市、连云港市、盐城市等地及时开展防效调查评估,科学评价防治效果,进一步优化、细化防治方案和措施。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建立无公害防治示范区,实现环境友好、可持续控灾的防控目标。克服高温、坚守岗位。各地组织防治专业队、建立药剂药械库,配备喷烟喷雾防治器械,强化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用药,深入林间地头一线实施防治作业,在烈日下用汗水和奉献默默坚守,确保防治效果,筑牢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屏障。
根据当前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我省将时刻紧绷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减灾弦,切实加强防控工作协调指导,高效防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确保高温作业用药安全,有序推进防治各项工作,保驾护航绿美江苏建设成果。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鹏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