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南京海事局打造20分钟水上应急搜救圈

2022年08月18日 16:58:2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人脸识别”想必大家都听过,“船脸识”别是什么?无人机巡航大家都不陌生,但可以异地起降的5G巡航无人机又是啥样的呢?经过两年的试点建设,长江南京段水上“大交管”体系启用了哪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又带来了哪些改变?

  【快速反应!南京海事局打造20分钟水上应急搜救圈】

  今年年初,一段南京海事处理险情的视频在网络火了起来。一条航行在长江里的船舶上,有一名女性人员落水。接到救助报告后,按照“1020”应急处置体系,值班员下达了一系列指令,即通知附近船舶,协调指挥过往船只开展救援……十分钟后,落水人员奇迹般的被成功救起。

  据悉,今年南京海事局共接处险情11起,涉险船舶11艘,遇险人员101人,成功救助101人,人命救助成功率100%。自全要素水上“大交管”运行以来,辖区发生的所有7起涉及到人员落水的险情,均在10分钟内被成功救起。

  【5G+无人机!实现长江南京段异地起降、自动巡航】

  比起传统的海巡艇巡航监管,无人机监管的范围大、效率高。在此前,受通信、续航的影响,无人机在低空飞行时基本就能飞个3公里左右,且受江面风大的影响,很容易“炸机”。从今年4月开始,南京海事局进行创新试验,实现南京江面5G信号的覆盖,无人机可以实现远程异地起降。

  长江南京段干线98公里,年进出港船舶达24.65万艘次。辖区通航环境复杂安全监管难度较大。经过两年的试点建设,南京海事局已基本建成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体系,进入示范运行阶段。

  南京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唐尧说:“构建了一整套的陆海空天的多维感知体系,建设了一个15个智能卡守点位。这样对我们辖区内船舶的进出能够实现一个口袋式的管理。智能卡口的船脸识别系统能够实现船舶‘来港必知、逢过必知、来必相识’,船舶超载运输、内河船舶涉海运输以及比较典型的浮吊船、非法运输船舶关联海事信息库。反复校验,识别身份。”

  (汤安佶 王教群 朱迅(实习)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