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 十年来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

2022年08月17日 15:11:0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贯彻总书记对连云港“后发先至”和“打造标杆示范”的重要指示精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连云港召开“奋进新港城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8月16日,此次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专场发布会召开。十年来,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连云港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后发先至”和“打造标杆示范”作为精神动力、目标追求、行动指南,530万港城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务实奋进,推动连云港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十年来,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618.8亿元增长到3727.9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年均增速达9.7%,人均突破1万美元;十年来,崛起了石化、冶金等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聚壮大;十年来,“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格局全面拉开,港口年货物吞吐量从1.9亿吨增长到2.8亿吨,集装箱运量突破500万标箱;十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46平方公里拓展到3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53.8%提高到63.6%,先后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24342元、9589元增长到39862元、21373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来,连云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核心战略,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了以冶金、石化等临港工业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实现了大投入、大提升、大突破。

  2021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36.5亿元,工业应税销售突破4000亿元,达到4038.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998.18亿元。连云港市开发区、徐圩板桥、南翼两灌、北翼赣榆、东陇海线五大产业片区协同互补特色化发展,徐圩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中华材料谷”等重点板块加速崛起。2021年,连云港市完成工业投资1398.4亿元,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是2012年的1.6倍。

  就业稳定成为民生之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将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十年来,连云港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十年来,连云港市就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就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保持在7万人以上,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3万人,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到40%以上。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鼓励自主创业成效明显,就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累计实现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40万人,扶持自主创业11.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43.2万人,累计完成职业培训267万人次。

  减税降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十年来,从结构性减税到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再到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连云港税务系统保障了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及时落地。

  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税务系统一直落实好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从2019年开始,全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2020年为了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优惠力度继续加大,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大力支持下,2022年1-7月已累计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49.8亿元。

  金融业助力连云港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金融工作紧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自身发展”两条主线,踔厉奋发、锐意进取,连云港市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连云港市金融业各项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和拉动作用。2021年,连云港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61.2亿元,是2012年底的4倍,连云港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5449.73亿元,是2012年底的3.5倍。金融产业业态不断丰富,目前,连云港市共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190家。区域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上市公司达到11家。服务实体能力愈发增强,金融改革创新逐步深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上半年,连云港市银行业机构累计向65个重点项目发放贷款154亿元,推出“苏科贷”“苏微贷”等创新产品,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各项金融改革政策落地实施。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仲启飞 通讯员/刘路宣 综合连云港发布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