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一大早,家住海州区新浦街道万润社区的市民乔海洋站在阳台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欣赏着窗外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心里充满了幸福感。10年来,他和爱人曾经和父母、姐姐、妹妹一起挤在装修简单的80多平方米的2室1厅房子内,如今他们一家3口居住在装修时尚、居住舒适的110多平方米的楼房内,从“蜗居”到“优居”,乔海洋家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幸福感也在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增强。
今年36岁的乔海洋2015年和爱人结婚时,由于条件有限没有购买新房,所以和父母一起居住。当时,家里仅有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最多同时住过6口人,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6个人共住最大的尴尬是要共用一个卫生间,为了避免上班迟到,全家人甚至每天要提前做好使用卫生间的“时间规划”。仅有三四平方米的厨房内,更是不能同时容下2个人。每个小卧室内除了放置一张床,再也放不下其他家具,姐姐和妹妹的房间由于太拥挤,没有地方放置书籍,只能将书堆在角落里。
“那时候我和爱人每天都互相鼓劲,希望早日攒够买房的首付。”就这样,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结婚后的第3年,他们终于在市区万润怡景苑小区贷款购置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是二手房,但是小区环境挺好,3室2厅的房子宽敞明亮,一家3口居住起来特别舒适。为了方便学习,他们还专门留出一个房间作为书房,将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柜里。新居也配备了投影仪、净水器等现代化生活用品,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升。
“身边很多亲朋好友也住上了大房子,居住环境都有了质的飞跃。”乔海洋说,这些年来,他发现不仅自己家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身边很多人也和他一样,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实现了从“安居”到“优居”的巨大转变。
“十分惬意,过去哪里能想到自己还能住上这么大的房子啊。”说起这些年来住房条件的改善,今年72岁的市民倪永和激动地说。倪永和是一名铁路退休职工,他和爱人曾经带着孩子挤在2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2001年才搬进位于市区万润园小区的1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原本以为自己和爱人会在此度过晚年生活。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和爱人的退休金也越来越多,3年前,他又购买了位于市区南边的一套新房子,这套房子将近150平方米,共有4个卧室,仅装修就花了40多万元。屋内装有暖气、净水器、洗碗机等现代化生活用品。每年冬季,倪永和都会和爱人一起到这套新房内居住,夏季偶尔返回万润园小区居住。两边跑的生活虽然麻烦了些,可他们却乐此不疲。
家,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至关重要,既是温馨的港湾,又承载着安全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开发建设呈逐年增长趋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08万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6.2%”。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想住得更好、住得更舒适,更多家庭会选择购买3室或者3室以上的住宅,面积较大的改善型住宅已成为新房销售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