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脑”让现代农业插上“翅膀” 扬州“菜篮子”基地提档升级

2022年08月12日 10:29:46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目前,来自园区的本地蔬菜,在主城区的市场上还占不到大头。”沙头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俊表示,未来一两年,主城区将有60%的蔬菜来自“菜篮子”基地。

  2003年,沙头镇被确定为扬州市区“菜篮子”基地。近20年过去,昔日的“菜篮子”基地早已提档升级:2020年2月,广陵区委区政府决定,设立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从此“菜篮子”基地有了专业化园区运营。为提高市民餐桌上绿色蔬菜的保供能力,园区新建智能化连栋温室20万平方米,计划到2024年实现农产品年产量达20万吨,占扬州本土市场供应量提升至60%以上。

  “这两天连续高温,最高气温都突破了40°C。植物缺水,需及时补充水分。”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中央控制室”里,技术员汤其坤打开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就能精准了解到数公里之外玻璃棚内的即时环境数据。

  一头连着连栋大棚内的各类传感器,一头连着园区的“中央大脑”,各类数据在此交织、传递。现代农业,也能插上大数据的“翅膀”。

  “智慧平台通过搜集来的数据,科学分析出瓜果蔬菜等植物的生长习性,智慧精准地判断出浇多少水最合适,施肥的量要多少,什么时间需要打开遮阳网。”汤其坤说,通过精准调控,农业产量摆脱了过去“靠天吃饭”、“望天收”的格局。

  科技带来的变化,直接反映在保供能力的提升上。

  作为扬州的“菜篮子”基地,园区直接承担着扬州市民餐桌上绿色蔬菜的保供任务。目前,来自园区的沙头本地蔬菜,每年可向主城区稳定供应13万吨左右。“20万平方米智能化连栋温室建成后,计划到2024年实现农产品年产量达20万吨,占扬州本土市场供应量提升至60%以上。”

  “这可打破主城区市场上外地蔬菜占大头的格局。”田俊表示,来自本地蔬菜不仅新鲜、运输成本也低,受益的将是广大市民群众。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