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日谈 | 朝着丰收前进

2022年08月07日 21:43:5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日立秋。走过灿烂的夏,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一周,省委工作会议向全省发出了"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的动员令,对江苏如何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作贡献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一周,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5周年。战火纷飞中,他们保家卫国,撑起民族脊梁;和平年代里,他们履职尽责,守护万家灯火,光荣的日子里,我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这一周,江苏加快铁路工程建设增动能、启动璀璨夏夜活动扩内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预期……全力保障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平稳有序。

  敢为善为 勇挑大梁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本周,省委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今年以来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省委书记吴政隆在讲话时强调,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省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工作主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敢为善为、奋发有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锚定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省委的号召在江苏大地激荡起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同时间赛跑、以实干奋进,把省委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用“铁肩膀”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军民团结 鱼水情深

  本周,江苏以多种方式深情致敬“最可爱的人”。8月1日,在江苏省“八一”军政座谈会上,东部战区政委何平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政隆,省长许昆林,省政协主席张义珍等军地领导欢聚一堂,共话鱼水情深,共商发展大计。吴政隆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8500万江苏人民,向部队首长和驻苏部队广大官兵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对东部战区和驻苏部队长期以来给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他强调,江苏将采取更加有力举措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严格落实抚恤优待政策,认真解决好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在全社会营造爱国拥军的浓厚氛围,着力增强军人军属的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当好驻苏部队官兵的坚强后盾。

  就在同一天,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南京召开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县、区)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3个设区市和69个县(市、区)被命名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县、区)”,100个单位被表彰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单位”。江苏是一片深深镌刻红色印记的热土,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深深植根于广大军民心中,留下了淮海战役“小推车”、渡江战役“我送亲人过大江”、沙家浜芦苇荡传奇、柳堡的故事等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佳话,涌现出开山岛“海防模范民兵哨所”、“兵妈妈”拥军志愿服务队等典型事迹。近期我省29个部门还联合印发《江苏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办法》,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鱼水情深的“协奏曲”愈加嘹亮。

  乘势而上 实干奋进

  今年是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的关键一年。本周,“轨道上的江苏”建设再传好消息。8月2日上午,随着盐城至南京C9808次高铁列车驶出盐城站,连接徐宿淮盐铁路和连淮扬镇铁路的宁盐联络线正式开通运营,让南京与盐城之间的高铁运行无需经停淮安东站后再调转车头,旅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直达。与此同时,计划明年开通运营的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工程也努力跑出“加速度”,沿线各新建车站陆续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铺轨施工即将展开。“轨道上的江苏”正一步步化“蓝图”为“实景”,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周,江苏还发布系列举措,推动经济稳健发展,保障民生持续改善。围绕激发内需、提振经济动能,江苏打造“夜经济”品牌,全省联动开展“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璀璨夏夜主题活动,推出80多项门票减免、服务优惠、文旅消费券发放等惠民措施;围绕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满意度,江苏人社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从就业稳企、社保惠企、人才强企、法治护企、服务便企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江苏出台《关于做好急危重伤病参保人员门(急)诊医疗费用保障工作的通知》,统一全省基本医保急诊抢救费用报销政策;围绕就业这一最大民生,江苏推动全省8.4万个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要优先为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让我们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同时间赛跑、以实干奋进,向着秋天高歌,朝着丰收前进!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王鹏 杨尔希 浦沫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