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已日渐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是一项关乎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一起来看看宿豫这方面做的怎么样?
近年来,宿豫区已陆续对基础配套设施薄弱的小区进行了整治提升,今年宿豫区有5个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已改造完成和正在改造的各1个,还有3个小区即将进场施工。
走进已经改造好的玺园小区,新建的路灯、健身小广场格外醒目,停车位宽敞整洁,非机动车停车棚既美观又实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以前小区汽车都停在路边,如果发生火灾,影响消防车进出,现在好了,改造后有了汽车车位,早就想买新能源汽车了,现在能装充电桩了。”玺园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玺园小区居民孙先生说:“以前电瓶车没地方停,都停楼栋口,影响进出,在储藏室充电也有安全隐患,现在有了非机动车停车棚,既美观又整齐,电瓶车充电也方便安全了。”
停车难是目前老旧小区存在的较大问题,没有停车位,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小区内显得凌乱无序,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造成走道拥挤,特别是电瓶车的飞线充电或入室充电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在今年的改造中,区住建局着力于解决老旧小区车辆停放难题,在规划设计中大量增设了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棚充电桩,缓解停车难问题。避免出现车辆因无处停放占用消防通道带来的安全隐患。
正在改造的罗桥小区,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赶超进度。
在罗桥小区施工现场,70多岁的居民张大爷拍着手说:“改得好,夏天雨一下大,下水道里就朝外泛水,又脏又臭,孙女上学、放学,我都要背着她进出楼道,这下好了,改造后,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在今年的改造中,宿豫区住建局用近一半的综合改造资金投入到地下雨污管网改造上,更换维修破损管道、口径过小管道,实现全面雨污分流,确保改造后的小区不再出现生活污水外溢、雨季内涝等情况。
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在休闲娱乐设施方面,每个小区改造后均配置了休闲健身广场,增设儿童娱乐设施、健身器材、休闲廊架、坐凳,铺设了塑胶地面、慢步跑道等;绿化方面,更换退化的植被,修建雨水花园,让业主可以享受到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生活环境;配套设施方面,更换更新了破损、老旧的路灯、监控,小区入口安装智能道闸,在舒适的同时更增添了安全保障。
区住建局组织水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办公室等相关科室人员,多次深入小区,一点一点地梳理,查找问题点。与当地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热心业主代表多次了解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座谈论证,着力解决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
除了已经改造完成的玺园小区和正在改造的罗桥小区,宿豫区还有盛世家园、阳光名都、御景龙庭三个小区,将于8月底进场施工。
宿豫区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池永超说:“在老旧小区改造上,我们除了改雨污分流、改消防隐患、改绿化提品质等,还将对部分多层小区实施电梯加装,着重解决老人、残疾人上楼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到相关项目学习经验,加强对各种文件的解读,与广大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今年计划加装三部电梯,发放征求意见书的工作已经开始,预计年底前完工。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讨运营维护的问题,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区住建局将不断完善符合宿豫区实际的老旧小区改造技术规范,及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合理拓展改造实施单元,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加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既与城市发展相关,更与人民福祉相连,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方位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和功能品质,以“新”换“心”,这样的民生工程谁不爱呢!
(来源:宿豫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