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长江禁捕退捕的“常州答卷”

2022年08月04日 09:51:05 | 来源:常州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盛夏,长江常州段江水浩荡。7月18日,渔政32480、长江巡警1308、海巡06606等执法船缓缓驶离,前往禁捕管理区水域进行巡航,江面上犁出道道白浪。

  为期2个月的长江禁捕全省同步联合执法行动,就此开启。行动首日,常州全市共检查长江商货船20艘次,检查水产品市场和餐饮场所95家,清理收缴违规网具40余张顶,立案查处长江非法垂钓案件2起。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第二年,也是落实“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总体要求的关键之年。常州不断完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长效管理机制,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的“绿色答卷”。

  多方联动,监管升级

  巡江,是新北区农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陈飞的日常工作之一。他说,现在这段水域的江豚明显增多了,好几次看到江豚跃出江面。

  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今年初,常州下发《2022年长江禁渔工作要点》《常州市2022年长江禁渔系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将禁捕退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532”战略生态中轴建设重大项目,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

  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边界清晰、便于管理。常州建立了由公安、渔政、海事、水政共驻的长江禁捕执法基地,实行24小时常态化巡逻检查,接到案件举报迅速到场、规范处置,实现禁渔举报处置率100%。同时,与镇江、扬州、泰州签署执法协作共管协议,开展跨界水域禁捕联合执法检查,补齐交界水域执法短板。

  联防联控,铁腕护江

  56岁的朱小桂,曾是江边有名的“捕鱼人”,如今变身“护渔人”。每天,他巡逻3—4趟,有时开电瓶车有时开船,为保护长江出一份力。目前,常州沿江3个镇(街道)护渔员,数量达到37人。

  长江常州段岸线25.8公里,虽然不长,但沿江环境复杂。常州筑起人防、技防、物防“三道防线”,确保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成效。

  常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是全省首个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依托沿江岸线近300个摄像头,布起了一张“天网”。摄像头监测到相关情况,警报器会即刻报警,民警在第一时间甄别,并与渔政执法形成联动。

  常州还建成全省首条长江沿线禁捕隔离围网,并拆除江滩非法围网养殖点,全面恢复长江湿地功能,修复江滩生态环境500余亩。

  “加减”有方,长治长效

  传统渔业做减法,绿色发展做加法。

  4月29日,50吨级渔政执法船在录安洲首航,结束了常州无长江大型渔政执法船的历史。当天,10万尾胭脂鱼、鲴鱼、白鱼、激浪鱼、花鲢等鱼苗投放长江,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6月2日,新龙生态林举办“十年禁渔守护长江”主题宣传活动,再次放流5万尾鱼苗。

  “长治”促“长效”。常州市开展长江刀鲚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长江、湖泊和河道的涉渔违法犯罪行为。做好摸底排查、就业帮扶、社会保障“三篇文章”,让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常州全市退捕渔民转产转业率、社保参保率均达100%。

  (来源:常州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