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7月31日),记者从南京财经大学了解到,学校贵州籍学子走进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麻山镇的卡法村寻找来自大山深处的红色印记。卡法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黔桂边委第七军二十一师最后一支连队从1933年3月至1940年10月在望谟卡法屯垦长达八年时间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一个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它蕴藏着中国革命的珍贵红色印记,书写着属于卡法的红色诗篇。
红七军黔桂边委卡法连队支部遗址纪念馆就位于卡法村口,走进纪念馆,身着布依族独特服饰的讲解员会陪伴参观人员进行全程讲解。讲解员讲述了在连长牙永平带领下,由邓小平、韦拔群等建立的中国红七军的最后一支幸存连队历经八年革命抗争,进驻卡法,建立黔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个红色兵工厂的事迹,卡法连队成员黄举平、牙永平、牙美元、黄唤民等人的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深深触动了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
讲解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聆听了卡法连队队歌,歌词中的“为四万万人人都自由,为四万万人人享太平!”让现场老师和同学们深受震撼,十分感动。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热情与讲解员交流,了解到讲解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选调生,是地道的黔西南人。她说:“作为一个走出大山的黔西南人,能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努力做贡献,是梦想更是责任。”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通讯员/陈青青 黄其雍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