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事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到2025年基本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政策支持、村级组织积极作为、社会多方参与的服务机制,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确保综合服务供给下沉到村。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重点内容有哪些?群众如何参与村公共服务?村级综合服务有哪些重点内容?
《意见》明确:强化县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兜底责任,在明确服务标准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事项向村延伸,重点有十个方面内容。
建设村级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络
社会服务方面,要求强化村社会服务功能,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支持救助对象较多的村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建设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完善村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定期访视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强村级公益性安放(葬)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身份及其生活状况、生存状况的认定工作,按规定提供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和无偿或低偿的照料服务。
医疗保障服务方面,要求完善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服务网络,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及时主动帮助困难群众申请相应救助帮扶。提高村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
加强教育服务站点建设 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在文化教育服务方面,《意见》要求加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数字农家书屋,加强文化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加强老年教育、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等服务站点建设,服务终身教育。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服务。
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方面,《意见》要求完善村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下沉到村,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量。
生活服务方面,要求推进邮政、电信等公共事业服务进村入户,加强村客运站点、公共照明等设施建设。
人居环境服务方面,《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入户道路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同时,要求做实农村警务工作,推动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全覆盖。强化对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救助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此外,应急和社会心理服务方面,要求做好用气、用电、用火以及地震、洪灾、火灾等监测、预警等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开展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支持引导各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心理服务。
引导群众参与村公共服务
《意见》要求村级组织要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性,广泛参与公共服务,办好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意见》要求村级组织根据协助政务服务目录,做好政务政策法规宣传、信息发布、咨询反馈等工作,协助落实重点群体走访、监测和救助帮扶等政策,做好基层治理数据采集校核工作。健全妇女和儿童工作委员会,协助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儿童、留守妇女关爱服务,落实家暴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现报告和家庭监护监督制度。
办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指导村级组织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助力发展公益事业。完善应急工作预案,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技艺、传统美食、民俗礼仪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绿化美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
积极引导农民自我服务,要求村级组织积极发展零售、餐饮、民宿、美发、维修等服务业态,鼓励开发创意农业、农耕体验、手工艺等旅游服务。培育发展文体活动类社区社会组织,广泛组织开展广场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引导农民参与志愿服务,参加“村晚”、社区运动会、农民丰收节等。引导农民文明节俭治丧和节地生态安葬。深入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提升农村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