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变“窃听宝”?小心隐私被泄露!

2022年07月29日 19:34:0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充电宝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东西,一块大容量充电宝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手机电量焦虑。不过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被改装过的充电宝,既可以给手机充电,还能实时定位,甚至能监听使用人的声音,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上网搜索关键词"充电宝GPS定位",记者发现,有多种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其中销量最高的这款充电宝售价999元,购买100台以上,每台的价格可以降低至320元。

  商家宣称,该产品可以实现手机实时定位追踪、语音远程回放、无限云储存等多项功能。而这款售价只要268元的充电宝,也标注可以精准定位,自动录音,远程听音,远程开关机。

  有商家表示,他们还能提供私人订制,把具有定位和窃听功能的芯片植入电子设备。专家解释,这些充电宝听上去比较高端,实际上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原有电池的基础上,腾出部分空间加装了GPS定位和SIM卡等电子元器件。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告诉记者:“通俗地来讲,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型的手机,它本身有麦克风,具有窃听的功能,同时它是处于通话的状态,这样就可以通过运营商的通道把现场谈话人的声音,悄无声息地、静悄悄地远程传送到窃听者那一端。”

  专家介绍,此类产品正常情况下,可以提供给老人、孩子使用,防止他们走丢,这样可以迅速定位找到人。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产品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除了充电宝,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蓝牙音箱、插头、打火机等也常常被改装成"定位器""窃听器"。不少商家打着"防盗、防老人孩子走丢"等名义来售卖,如有不法分子将其安装在宾馆房间、卫生间等场所,将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

  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凯说:“非法使用这些具有暗藏式的窃听,窃照功能器材,比如用于刺探个人隐私,刺探企业商业秘密,那就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了。”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公安部3月份的通报,2021年11月以来,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等黑色产业链条行动,已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打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生产窝点15个,其中就包括将充电宝改装为定位、窃听等装置的案件。

  宋宇波说:“对于一些来路不明,说促销的活动、中奖的礼品送给你,或者说是第三方的朋友、厂商主动寄送给你的,这类东西要保持足够警惕心。这些异常设备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在电路板上会插入SIM卡,并且带有天线,一旦发现有这类装置的话,就要及时报警。”

  专家表示,目前GPS定位器这类产品尚未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在此基础上增加麦克风收音等功能也没有相关管理规定,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管盲区,未来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规范。

  陈凯说:“我们也建议厂家或者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许可,生产规范,对于具有窃听、窃照或者暗藏式透露功能的,也要进行一个许可之类才能生产,防止使得具有这种功能的电子器材设备会广泛滥用,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钱进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