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高标准保护,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022年07月28日 16:43:01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7月27日,徐州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高标准保护利用传承故黄河、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建好用好汉文化景区、龟山博物馆景区、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等遗存项目,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展现“徐州作为”。江苏徐州构建多层次名城保护框架,让文化遗产与当下生活在城市更新中愈加美美共融、和合相生。

  华灯初上,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夜生活彰显出光影下的徐州魅力。沿崔家巷向东,在中西合璧的李家大楼院内,衣着时尚的乐手弹着吉他。巷口南北步行街上的人们穿行在各种名吃店铺前,欢享于视觉、嗅觉、听觉的盛宴。

  以打造汉文化名城为目标,构建覆盖中心商圈、历史文化街区和各类文物古迹的多层次保护框架,实施古城保护,盘活文旅资源,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徐州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让古城徐州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徐州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市。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

  徐州市2022年度城建重点工程以更高质量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在围绕南北中轴线城市更新的子项目中,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户南巷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位列其中。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徐州南北中轴线的中段,由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状元府历史文化街区、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和快哉亭公园四个板块组成。”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中心文旅部部长解勇介绍,“这里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和300多年的商业传承,是徐州汉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的荟集地。”

  “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物‘活’起来,文化‘兴’起来,旅游‘火’起来!”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徐州市访客量为112.04万人次,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市旅游总收入达3.89亿元,较今年“五一”假期恢复程度提高51.74个百分点。

  依山傍水,绿意浓浓。夏日的故黄河畔,跑友们沿着河岸挥汗如雨酣畅淋漓,五省通衢牌坊下,听戏的、打太极拳的市民怡然自得。“家门口越来越美,经过美化后的黄河故道也更美了。”晚饭后来此散步的市民对家乡的变化感触颇深。

  徐州河流纵横,水运在古代举足轻重,过境的千年大运河、古黄河是徐州的经济河、文化河。近年来,徐州市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各项工作,构建起以大运河文化带为轴线的生态圈、生活圈、文化圈和经济圈。

  加强文化传承,增强文化活力。围绕“国潮汉风 快哉徐州”品牌,徐州文旅部门策划了剧场、体验、集市、临展等多项活动,推介徐州文旅及运河文旅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徐州文博会等特色活动,唱响文化赋能的重头戏。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是徐州市“十四五”文旅发展的重要工作。一个又一个大运河文化项目的建设热潮,演绎着徐州的“速度与激情”。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窑湾核心展示园建设项目,户部山、状元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花厅遗址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设施三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入库项目,徐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后劲充足。

  为加大品牌创建,提升文旅品质,徐州市精心组织设计,编排旅游线路,其中苏北运河美食——“徐州、宿迁、淮安三日游”入选全省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千年大运河、半部徐州史”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线路深受欢迎和好评。

  向记者介绍了徐州丰富的运河建设项目和旅游路线后,徐州市文广旅局文旅推广处负责人感慨道:“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便能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来源:徐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