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双碳”新赛道加速跑,为新型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2022年07月28日 10:24:55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当前,在全球能源变革加速和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新发展窗口期、机遇期。作为市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新能源产业是实现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

  7月9日,徐州市举行新型能源项目云签约活动,8个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的新型能源项目将落户徐州,签约金额共计208亿元,涵盖光伏设备、新能源汽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为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双碳”新赛道加速奔跑

  今年以来,沛县新型综合能源基地8个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加快建设,累计争取省年度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3个、共31万千瓦地面集中式光伏并网指标。

  6月30日上午9时28分,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示范基地110KV升压站一次带电成功,基地(一期工程)172兆瓦项目并网发电为时不远。这一项目利用龙东煤矿采煤沉陷区建设,装机总容量为263兆瓦,采用渔光互补模式,设计安装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项目建成后,对持续改善沛县及微山湖周边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如何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探索新能源项目建设之路?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徐州公司等传统能源企业,都在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

  今年6月16日,仅用1年10个月,协鑫科技徐州光伏产业基地颗粒硅产能成功推进“6.0时代”,在“硅科技”赛道跑出发展“加速度”。目前,徐州市已形成以新能源、煤电能源两大主链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涵盖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电力、煤炭电力等多个细分赛道。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4.5%,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6%,形成了以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华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企业集群。全市新能源领域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7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家,省级研发平台16家。

  为新型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徐州市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发展优势。为加快做大做强做优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集群,今年徐州市将按照“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联盟+一批创新平台支撑+一套组合支持措施”的模式,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各类资源、强化支撑体系。

  针对徐州市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徐州今年将大力推进补链强链延链;注重发挥重大产业项目支撑作用,积极招引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带动能力的基地项目;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配套政策、配置要素,推动各类政策向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倾斜,重点探索“光伏+智能电力装备”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新能源+工程机械”融合发展,拓展“光伏+建筑”等多元化应用场景,着力营造新能源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徐州市发改委牵头的各个工作专班组建成立后,将打破传统部门逐个解决问题的常规工作模式,以企业化思维运作,当好产业培育发展的“参谋部”、产业合作项目招引洽谈的“招商队”、服务企业合作和产业发展的“店小二”,着力构建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体系,并为产业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持续研究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链群,加快绘制完善产业链条图、区域分布图、重点企业图、重大项目图等产业图谱。

  徐州市政府推动徐州国投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深度合作,成立徐州市绿色低碳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形成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发展的智库支撑。以氢能产业为切入点,探索打造全产业链条应用示范。力争先行在沛县布局形成涵盖制氢—加氢—用氢的氢能产业主链。抓牢重大项目,重点推进一批头部企业重大项目实施,力争尽快投产达效。依托“765”计划管理服务平台,对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重大项目进行精准建库,实行“签约—开工—投产—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重大项目竣工达产满产率,不断增强全市新型能源和双碳产业发展后劲。

  (来源:徐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