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启育种4.0时代,江苏还有多少路要走?

2022年07月28日 09:05:0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4月至6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江苏省种子条例》(以下简称种子“一法一条例”)的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关于检查种子“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今天(7月27日)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据报告,目前江苏建成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27个,保存各类种质资源6.8万份,占全国的11%,培育出南粳5718、宁粳8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字号”品种,但种业自主创新仍存有短板弱项,种业企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以来,江苏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选育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81个,引种备案主要农作物品种901个,登记初审非主要农作物品种820个,培育出南粳5718、宁粳8号、金香玉1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字号”品种;同时,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大豆、水稻、甘薯等改良(分)中心、长江流域稻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扬州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樊川科研基地等重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等农业科技高层次创新平台,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模达到1700多亩。

  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主体培育、政策制定、工作机制、园区创建等多个方面逐步完善种业产业体系。鼓励省内种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互合作,开展主要农产品新品种创制工作,16家单位参加国家重大良种攻关;推进创建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2021年立项141个,投资资金超5亿元。”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当前,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尚未实现全省覆盖,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发掘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并呈现出重资源数量、轻资源质量,重一般性状鉴定、轻优异性状发掘等问题,种质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品种和产业优势。

  对标现代生物育种新方向,检查中发现,我省还处于2.0杂交育种、3.0分子育种阶段,育种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不同作物品种的自给水平不平衡,粮食作物强,经济作物弱;与此同时,科研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省条例规定,地方政府应当为种业企业发展、南繁基地建设等提供支持保障。但从我省种业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全省现有农作物种业企业156家,数量不少,但80%的企业仍以经营常规稻麦等传统品种为主;省内排名第一的大华种业年销售额11.24亿元,只有湖南隆平高科29.9亿元的一半不到;再看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国际大型种子企业平均为15%,国内前50强平均为7.9%,而江苏平均不到5%。对此,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打造种业领军企业,选育一批重大突破性优质绿色新品种,提高种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围绕种业强省建设目标,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不断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一法一条例”全面深入贯彻实施:“以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种业企业为主体,优化整合现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共享和转化机制;加快种质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配强技术装备,推进农作物种子、林草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建立;进一步明确细化农业农村部门与林业部门的职责分工,注重跟踪问效,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落细。”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刘正则 编辑/刘佳)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