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一年 从阵痛到探索转型 生活正慢慢发生变化|我苏特稿

2022年07月23日 16:13:3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去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出台,第一次将“减负”上升到国家层面,明确“减负主战场”在校内,更有校外。“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从校内作业,到课后服务、校外培训……从阵痛到探索转型,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合力回归教育本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正慢慢发生着变化。

  “我先把厨房这边一个冰箱安好,后面会放垃圾桶,它上面会感应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就可以将对应的垃圾桶打开,垃圾就可以扔进去……”上午9点,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四年级的小崔同学正兴致勃勃地搭建着自己的低碳小屋,这是他今年暑假作业的一部分。上午11点,低碳小屋顺利完工后,小崔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去看望那方心心念念的小菜园。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浩竑,这个暑假则报名参加了南通博物苑小小讲解员活动。“我讲张謇,很有意义,也让我学到了更多关于他的故事。比如他创办了通师一附,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他亲手写的。” 王浩竑说,能有大把时间做志愿者,原因之一就是暑假作业少了。

  假期,体育打卡不可少。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老师郭成龙说:“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了不同的家庭作业,主要是以身体素质锻炼为主,在班级群里视频打卡。” 

  这一年以来,我省各地中小学也在“如何优化作业”上下足了功夫。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尝试“学科+”教学,也就是跨学科教学,老师们集体备课,以作业单的形式让学生探究知识。

  初中各校则是通过“校本”辅导提高学生作业匹配度。以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为例,各学科老师为学生设计教辅材料。“我们以作业为抓手,首先抓准度,只要精准了就可以把作业量降低下来。一个是‘校本’作业,一个是作业单。‘双减’这一年,我们首先以毕业班为先锋,所有科目都是老师自己编的,虽然过程比较辛苦,看到成果还是比较喜人的。”校长张翼飞说。

  作业的内涵从学科知识延展到课外实践,重学更重用。“作业内容上不再仅仅关注课本内容和课堂讲授,学生可以在作业中走进生活场景本身,在作业中考察锻炼着自己的实践能力。”淮安市教育局中教处处长郇琦说。

  在实践中锻炼,从题海中释放出来的学生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索,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徐州市少华街小学通过“4天基础托管型+1天无作业日”的方式推进课后服务。校长郝敏说,“4天的基础托管型是什么样的呢?每天前一个小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把作业完成。第二个小时是‘3+1’,每周三次是课外阅读,还有一天是体育。”

  让教育回归本质,这是国策,也是中央的坚定思路。这一年来,“双减”减去的负担实实在在,增加的变化显而易见。“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有一个统计数据,7成以上的家长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课后服务方面,这一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推出了3万多个社团,学生有了适合自己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诸多选择。”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说。

  校内的提质增效,减少了大家对校外培训机构依赖。这一年,教培机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大压减,全省97.25%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或注销。

  不过,我们也看到,由明转暗的校外培训依旧存在,家长的“教育焦虑”依然存在,“双减”之路,任重道远。如何从源头上解决过重的学习负担,还得从教学观念、评价手段等方面着力改革、探索。徐州市泉山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刘保新表示,从今年中考、高考出题思路不难看出,未来考试命题更加灵活。“高考目标、高考命题都是特意围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设计题型。命题方式的改变,致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也认为,从推进“双减”来讲,国家也正在进行高考、中考层面配套性的改革。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日益凸显,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下,仅靠刷题拿高分的可能性在降低。“从今年的中考,很多家长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义务教育阶段过程性的考试和评价,如何同课堂教学和作业改革形成一个一体化相协调的标准至关重要。只有把考试评价导向作用统一到我们‘双减’工作本身,‘双减’工作才能够破冰前行。”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侯贞 许扬 徐州台 淮安台 宿迁台 盐城台 编辑/沈源)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稿”,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