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守护0岁-3岁幼儿?如何有效缓解一般家庭“带娃难”问题?今年扬州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郑翔提出的相关建议被列为2022年度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之一。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对建议的跟踪督办,切实解决老百姓“带娃难”的实际问题。
建议
“幼有所托”让父母省心放心
“辛苦老师了,孩子麻烦你们照护了!”上午8点刚过,扬州市首家社区普惠性幼儿托育机构——文昌花园社区婴幼儿照护中心门口,陆续迎来了送娃入托的家长。
“我们日常主要对孩子们进行日间照料、早期教育、亲子活动、儿童发展评估等家庭教育的支持与服务。目前,园内共有近30名0岁至3岁的婴幼儿,解决了社区近30个家庭‘带娃难’的实际问题。”该照护中心园长林丽介绍。
“加强普惠性幼儿托育机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一般家庭‘带娃难’的问题。通过对我们社区照护中心运行跟踪调研和社情民意的调查了解,我发现,扬州全市目前对0岁-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缺少规划引领、体系建设不健全、政策支撑也不够……”市人大代表、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在谈到建议案由时说道。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对郑翔代表“关于0岁-3岁托育政策扶持的建议”非常重视,并将其列入2022年度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之一,明确由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和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共同督办。“希望通过建议办理,能加大对托育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普惠性幼儿托育机构建设,实现‘幼有所托’,让父母省心、安心、放心。”郑翔说。
督办
保障社区托育,力促规划早获批
“可以在新建小区建设配套用房,在老旧小区,通过租借闲置房屋解决硬件问题……”5月31日,郑翔等3位代表与建议承办部门进行了初次面答,了解了扬州市托育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承办部门表示将对照代表意见建议一一回应,逐条推进落实。
6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志芳带领相关专工委负责人、市人大代表等,对全市托育工作开展调研,实地走访调研了广陵区幼苗托育园、曲江幼儿园、文昌花园社区婴幼儿照护中心。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力促《扬州市区托育机构布局规划(2021—2035)》尽快获批,该规划对新建居住区、已建成居住区、农村地区托育服务设施集中配建标准进行了规定。”
“目前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社区托育机构用房。新建居住区,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最小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配建托育用房;已建成居住区,每百户15平方米以上,最小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配建。”
“面向全市提供0岁-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机构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培训,全面提升托育从业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在主任督办建议答复会上,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自规局、市教育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一一介绍了建议办理情况。
跟踪
今年将新创4个省级普惠托育机构
督办会要求,尽快报批《扬州市区托育机构布局规划(2021-2035)》,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合理布局建设托育机构;要坚持以现有幼儿园挖潜为主,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托育服务;要加强政策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居民小区托育用房、托育机构财税支持、生均补贴等政策,加大对非营利性托育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强化托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婴幼儿专业照护人员的培养;要加强办园规范化建设,确保所有幼儿托育人员持证上岗,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托育机构安全运行;市人大相关专工委要围绕代表建议要求,紧盯承办协办部门答复内容,持续跟踪督促,确保建议办理落实见效。
相关部门表示,2022年将新创省级普惠托育机构4个、省级示范托育机构1个、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1个,另新增市级普惠托育机构8个。进一步推动全市托育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