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江苏答卷”|农民日报

2022年07月21日 20:07:35 |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天河桥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资料图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此之觉悟,江苏一以贯之。

  江苏经济实力毋庸置疑,13个市全部上榜全国经济百强城市榜单。人多地少的江苏,并没有因为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份额的减少,种粮效益的低下,而忽视和放松粮食安全问题,牢牢将8500多万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全省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超700亿斤,创造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总量平衡、口粮自给、调出有余的不凡业绩,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说很不简单!

  三农稳,大局才能稳。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表示:“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江苏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守稳三农底线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

  自我加压 主动作为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夯实稳产保供基础,既是工作任务,更是政治责任。”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说。

  前不久,江苏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晒出了三农十年成绩单:农林牧渔总产值从5200亿元增加到8200多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万元增加到2.68万元。

  江苏坚决守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去年全省粮食产量达749.2亿斤,创历史新高,生猪存栏1482.6万头,蔬菜产量达5856万吨,水产品产量495.5万吨。如果按一个人一天两斤粮食算,一年大概需要700斤,这意味着,江苏粮足以养活约1.07亿人。

  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江苏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生产目标层层分解到市县乡、到具体作物,细化省对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杨时云提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8100万亩、总产量740亿斤以上。

  “把粮食的面积和产量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际的考核,通过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更好地引导各地党委、政府抓好粮食生产,强化责任。”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杜永林认为。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沭阳作为‘江苏省第一产粮大县’,必须在维护粮食安全上主动担当、勇挑重担,坚决守好群众‘米袋子’,坚决扛起维护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沭阳县委书记彭伟提出要求。

  在寸土寸金的苏州,工业亩均收入高的地方超百万元,但是为承担确保粮食安全、守卫鱼米之乡之责,苏州始终严守耕地红线,将稻田面积稳定在百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出台了多个耕地保护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设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等。“十三五”以来,全省共新增耕地近100万亩。

  1∶3∶6,这是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粮食产量格局,江苏因地制宜,根据全省经济发展情况与现状,对粮食生产布局统一谋划,突出苏中、苏北主产区和粮食大县,推动粮食生产中心进一步向苏中、苏北转移。重点推广水稻、小麦等口粮作物,同时兼顾特色杂粮,全省小麦、水稻两大作物占比达88%。

  仓廪实,天下安。江苏守牢粮食这块“压舱石”,确保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步伐更加稳健,动能更加充沛。

  把牢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江苏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宝贵,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江苏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各地严格落实耕地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切实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今年沭阳专门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林开展了专项清理,拔除了划定在永久基本农田内的200亩杨树,改种成玉米。另外,沭阳还划定了184.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85万亩储备区,落实“进出平衡”政策,守牢耕保红线“落地上图”保障农田总量。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2021年沭阳粮食产量居江苏第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耕地制度保驾护航。

  江苏省东海县推进的覆盖县、乡、村、组四级“田长制”,保障“良田”是“粮田”。全县2800余人时时动态巡查,让私搭乱占、私挖盗采、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得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拆除。

  阡陌相通,绿意盎然,站在海门市悦来镇保民村地头,看着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地平整、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路通畅,仿若看到又一季丰收的希望。

  既保量,更提质。近十年,江苏的耕地质量有着明显提升,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王昭介绍,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60万亩,对已建高标准农田“建了多少、建在哪里”全部“上图入库”。据了解,今年又将推进4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亩投资标准继续提升,达每亩3000元。初步测算,其财政资金投入超120亿元,其中80%来自省级以上财政。去年3月,省政府出台《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明确高标准农田年亩产达到1000公斤,各项配套建设均服务于这一标准。

  耕地是根基,种子是灵魂。江苏种质资源丰富,在水稻、小麦、生猪、水产等新品种创制上基础较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赵涵说:“十三五”以来,全省共选育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01个,稻麦品种优质率达到95%以上,良种推广率超过90%。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只有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江苏稻麦亩产水平在全国较为领先。

  2021年,江苏启动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鼓励省内种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对核心种源进行优异功能基因挖掘和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种业产学研合作攻关机制。科教资源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种业振兴展现担当作为。

  政策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是种粮主体,江苏将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落细,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实施种粮农民补贴,种植水稻50亩以上的主体补贴标准不低于100元/亩;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持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全省统一为120元/亩;实施产粮(油)大县奖励,省级对粮食生产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或总产量增加1%以上的产粮大县给予奖补500万-1000万元;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支持29个县(市、区)整建制实施部级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粮油类每县400万元左右、经作类每县200万元左右。

  真金白银的投入,是老百姓看得到的实惠。

  每家三亩地,散落七八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效益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盐城市探索创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路径,联耕联种改革探索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推广,“小田变大田”改革做法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3%以上,较2012年提高30个百分点。

  7月13日在盐城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盐城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作为农业大市,盐城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2021年粮食产量达142.96亿斤,可满足江苏约69%人口的粮食需求。

  为提升粮食附加值,江苏粮食生产不断前延后伸,在全产业价值链中寻找活力。粮食加工、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有苏垦米业、银河面粉等十余个中国名牌,射阳大米、兴化大米、淮安大米等多个知名品牌,南通、徐州等多个面粉加工产业群。

  为了给农民增收致富寻找新出路,江苏积极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8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加工业布局,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达到60家。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推介活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特别是近两年,为降低粮食生产风险,粮食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不断提升,2021年,江苏省在33个产粮大县(市、区)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今年将实现全省产粮大县(市、区)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增强农民的获得感。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这是江苏各项事业发展的底气,也是江苏一往无前的基石。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