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郭宏新:实干奋斗凝聚创新力量

2022年07月20日 13:56: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了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他放弃高校教师的“铁饭碗”,毅然决定创办企业;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他带领团队聚焦石油、化工等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发与制造,用党建软实力助力企业发展硬增长。今天(7月20日),我们一起走近江苏“最美基层共产党员”郭宏新,聆听他的奋斗故事。

青藏铁路上的“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

  上世纪80年代,郭宏新毕业后便进入南京化工学院热管实验室工作,担任了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但在进行技术推广时,郭宏新发现“技术落地难”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尖端科研成果只能在实验室里“睡觉”,几番思虑后决定创办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推进技术落地。

  2002年,一次偶然间,郭宏新在电视上了解到青藏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冻土难题”:从格尔木到拉萨的1142公里的路段里,有550公里是被称为“魔鬼之堤”的冻土地带,那里冬天水冻成冰使得地面上拱,夏天,冰又化成水四处流动,铁路路基因此扭曲变形,工程一度难以进行。

  郭宏新反复地推敲、论证后,提出了用热棒技术治理冻土的设想,经过三个寒季的研究、测试,最终成功研制“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专利技术产品,为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作出了重大贡献。

郭宏新(右)与时任青藏铁路建设专家组组长张鲁新(左)合影

  郭宏新说:“借助带中心测温管的低温热棒,铁路可以建在永远冻住的冰面上,把大自然的能量导到地底下。地下冰的温度从零下1度到2度降到了零下6度到8度,而且效果非常好,通过理论计算,完全能够满足铁路未来50年的运行需求。”

郭宏新与技术团队在生产车间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子板组建的重要原料,可以高效环保地将太阳能转换为能源利用,但在过去的生产工艺中,生产多晶硅的过程会产生有毒物质。近年来,郭宏新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出了中国首台多晶硅冷氢化反应器,从而解决了多晶硅无毒生产的“卡脖子”问题:“多晶硅的生产不再有有毒物了,这样生产过程就彻底绿色化了,同时多晶硅的成本也一下从三四十美金降到了七美金,使太阳能组件的价格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这样一来,太阳能发电真正成为绿色的过程,也助推了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

中圣集团重点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从一个只有7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长为年销售超50亿元,员工3000多名的上市公司。这些年来,郭宏新始终心系国家,坚持用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中圣集团,郭宏新还重点打造了 “工匠课堂”“产业工人创新工作室”等特色党建品牌。其中,一支由90多名焊工和铆工组成的“卓越匠心团”成为高端制造领域传承工匠精神的红色班组。

  郭宏新告诉记者:“无论多么好的发明,都要靠工人一锤一铆地打造出来,这时候工匠精神就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把党建工作就和工人的技师培养和师徒培养结合起来,用红色梦想来引领工人。这些工人在关键时候拿得出来、冲得出来,之所以能做出这么多好产品,离不开‘卓越匠心团’的引领。”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李秋雨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