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开区:“三强三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2年07月20日 09:42:00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探索建立“三强三引”工作机制,着力释放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激励功效,极大提振干部履职尽责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取得明显实效。

  强化优选优配,明导向引领担当。通过树牢干部选任“三个导向”,引领干部饱和释放内在潜能,破解动力不足不想为问题。一是鲜明政治导向。在区内科级干部中开展政治体检、正反向测评、领导行为特征评价和谈心谈话等,注重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形成了“政治合格才有资格”的硬杠杠。二是鲜明实干导向。定期不定期开展干部履职绩效评价、署名“自荐”“推荐”、“一报告两评议”和民主测评评议等,注重选任聘用公认胜任的优秀干部,彰显了“实干实绩者得实惠”导向。全员竞聘中,全区有3名副科职干部因实绩突出、组织肯定、群众公认高聘至二级主管岗位(相当于正科职),21名科员级干部高聘至四级主管岗位。三是鲜明一线导向。定期赴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放管服改革等一线开展调研走访、现场识别、零距离考察等,让“一线担当干部易出线,二线心态干部现原形”。先后提拔重用街办干部76名、防疫一线干部6名、经济发展条线干部24名。

  强化实训实践,提本领引导担当。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助力干部实现政治素质、信念涵养和业务能力“三个提升”,有效破解能力不够不会为问题。一是靶向施训,着力政治素质提升。开展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7次,举办“发展论坛”3期,狠抓“一把手”这一关键少数,提高政治理论培训内容比例,推动“一把手”提升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对焦施教,发力信念涵养提升。召开年轻干部“我要廉”警示教育暨纪法宣讲会,市委常委、区党工委书记亲自授课;常态组织科级以上干部赴“德园”参加廉政教育,以案说法;先后对76名新提拔干部开展廉政和司法知识测试。通过任前谈话、聘任谈话、提醒谈话等方式和正反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干部提升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三是按需施策,聚力业务能力提升。围绕数字经济、跨境电商、城市治理等主题,组织开展以“理论专家讲形势、领导干部讲业务、企业专家讲产业、年轻干部讲体会”为形式的“周末大讲堂”5期,创新开设“云课堂”,构建“集中观学+课后补学”双轮督学机制和“线下学习+线上温习”双轨促学模式,实现教育培训有形有效覆盖,提升干部服务经开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担当。

  强化严管严促,赋底气引航担当。围绕体制机制健全落实,走好激、逼、容“三手棋”,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破解干部担当不强不敢为问题。一是紧抓正向激励。评选年度“先进个人”124人、“最美帮办员”27人、“优秀调度员”9人,推选“人民满意公务员”人选11名、“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4个,评选年度“优秀”等次公务员97名、事业人员108名、雇员78名,运用好干部选任、职级晋升、荣誉表彰、关心关爱等激励举措,落实好带薪休假等待遇保障措施,多措并举激发干部向前向上,争先担当。二是紧扣反向倒逼。完善考评考核体系,出台《淮安经开区全员竞聘“能上能下”暂行办法(试行)》,调整充实区考核奖惩委员会,细化“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具体情形和路径程序。截至目前,全区有2家单位因在区年度综合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第三等次、3家单位因承担重特大项目攻坚目标任务完成率低于50%且位于后三名,相关单位“一把手”被列入“下”的警示提醒约谈名单,以此倒逼广大干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三是紧盯合规“容误”。联合纪检监察、法制等部门,通过“细”查核、“准”研判、“实”定论,及时开展干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释放“三项机制”制度红利,编印鼓励激励典型案例3期12例、尽职免责典型案例1期(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功效,激励支持干部敢闯敢试,敢于担当,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循环。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