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小农户”衔接“大市场” 推进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

2022年07月18日 15:25:58 | 来源:通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两天,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润丰果园迎来黄桃大丰收,总产量达四万公斤。果农季东乐哈哈地表示:“现在快递车辆都能开到田间地头,为网上销售提供寄递服务,方便得很。”

  建立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是全面推进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通州计划在年底前建成“3+14+173”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至目前,区级物流基本建成,镇级物流格局基本成型,村级物流体系完成约70%。

  公交车带货,为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探路

  7月15日上午8点40分,一辆邮政快递车缓缓驶进通州区石港公交回车场,停靠在一辆放着“交邮融合公交线”牌子的291路公交车旁,邮政工作人员迅速把6件快递包裹搬到车的后边。

  “每天早上,通州区邮政公司会在班次发车前把快递件送来。到达规定的物流节点后,邮政的人会来提货,双方交接签有单子。”驾驶员张明华说。

  公交“带货”,降低了邮政快递企业人力和运输成本,还缓解了农村客运车辆空载的压力。自6月29日以来,公交291路每天都有一班次为刘桥、平潮镇提供邮件配送服务。截至7月15日,已有146件快递包裹搭乘公交车下乡、进村、入户。

  今年,通州区交通运输局积极与邮政部门、快递公司沟通协调,开通公交代运邮件示范线路。该局运输管理科科长余加兵介绍,“交邮融合”就是把邮政配送服务与城乡公共交通运输网络有机结合,将邮政快递包裹按照既定路线运送到镇街农村物流服务站。目前,通州正在筹备开通公交391路平潮至开沙岛线路,并试行‘上行下达’双向流通渠道,实现快递包裹进村、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十年磨一剑,城乡物流一体化要素齐全

  近十年来,通州区不断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底,通州已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农路入户率达98%。为城乡公交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通州区在南通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共开通公交线路54条,镇村公交通达率100%,“区—镇—村”三级城乡客运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通州逐步形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完整物流网。快递物流企业不断落户通州,多家企业设立分拨中心。截至目前,德邦、中通、申通、韵达、顺丰等快递物流企业在通州10个镇、4个街道设置了359个末端网点。

  同时,通州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扶持政策》等相关文件,积极培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基地。截至目前,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31家;国家物流示范基地、省重点物流基地分别有2家。

  近日,在鸿科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装货,公司负责人瞿飞飞介绍:“我们在阿里巴巴上的批发业务占了公司网销的大部分。一根网线就让生意从东社镇白龙庙居这个小乡村做到五湖四海,去年公司销售实现3000多万元。”

  通州大力培育电商企业,鼓励年轻人从业电商,目前,全区有电商网店万余家,网销人员8万多人,已构建家纺、农产品、健身器材等网络销售体系,建立了覆盖区、镇、村三级体系的信息网络,基本实现物流镇村全覆盖。目前,全区网销超250亿元,位列南通市前茅。

  建立三级体系,促进城乡两市场双向流通

  有了城乡物流一体化要素齐全的基础,今年,通州建立“3+14+173”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具备邮政快递、信息查询、农产品收储、便民服务等功能。

  “3”就是依托顺丰南通机场航空快件分拣中心、通州区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圣水配送中心,实现电商运营、邮政集散、快递分拨、商贸市场等功能融合,形成3个功能完善、业务协同的区级农村物流中心;“14”就是建成运营14个街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完善街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布局;“173”就是建成运营173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建制村覆盖率达100%。

  通州特色农产品丰富、家纺商贸产业集聚,农村电商发展需求旺盛。单是南通家纺城平均每天快递包裹量就逾百万件,年交易额230亿元,占全国家纺电商零售额50%以上。

  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成后,通州将着力引导发展“农村物流+现代农业”“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交通、邮政、商务等多个部门的合作,对接“圣水超市”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充分发挥南通国际家纺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南通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通州产业园等电商园区集聚优势,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加工、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上行、工业产品下行的农村物流体系,衔接“农村小市场”“城市大市场”,实现共网共线共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