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近日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全市乡镇工业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打造形成以省级及以上开发园区为主体,以重点中心镇、产业集聚特色镇为支撑的多层次乡镇工业空间布局。利用5—10年的时间,推动园区外企业入园进区,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近年来,随着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土地等资源要素集约利用要求的不断深化,南通市乡镇工业总体呈现出产业园区化、厂房标准化的发展态势。但在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南通市工信局综合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集聚区发展水平比较低,乡镇企业入园率参差不齐,且大量企业散落在园区以外;乡镇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规模小,大多缺乏新上项目备案意识,存在没办理环评、能评、安评等手续即开工建设等现象;另外,乡镇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能力不足,先进制造业占比不高,拉动力不强。必须进一步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促进乡镇工业提质增效。”

车创智车城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
南通将围绕全市5大重点产业集群、6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定位,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土地集约”的总体要求,选定一批四至清晰、手续齐备、产业特色鲜明的集聚区加强改造提升,加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共用共享。到2025年,各地完成3—5个集聚区的改造提升,5年内全面完成任务。
南通市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结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和全市产业发展定位,制定产业项目弹性出让年限指导意见。原则上,集聚区新上工业项目的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一般不低于250万元,亩均税收一般不低于15万元。各地将通过关闭退出一批、转型转移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有序开展分类整治,逐步整合“低小散弱”的集聚区。从现在起,各地新建项目一律进入开发区(园区)和集聚区。改(扩)建项目原则上进入开发区(园区)和集聚区,确需在原厂区范围内改(扩)建的,须经属地县级政府“一企一策”专题研究同意,项目审批时要加强联动统筹和信息互通,严格做好环评、能评、安评、稳评等审查。对“两高”及列入安全整治、环保督查等名单,不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南通市工信局综合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建立县级工业资源统筹调度和统一结算机制,实现资源平台共用、项目收益共享。充分运用腾退出的排污、能耗等要素资源用于新项目发展、企业补偿和历史问题处理。与此同时,对备案项目提前主动介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