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伦,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2年07月10日 11:09:15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朱宣村村口  钱宏斌摄

  【乡镇名片】

  大伦镇位于姜堰区东南部,属黄桥革命老区,南接蒋垛镇,北邻白米镇,西连顾高镇和梁徐街道,东毗海安市,面积55.21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3.9万人,有289个村民小组。该区域属于通南高沙土地区,盛产花生、山芋、玉米、豌豆等五谷杂粮,拥有土山村传统村落、塔子村乡贤文化、朱宣村绿色果蔬、兴驰村苗木基地、响堂村农产品出口基地、大伦羊肉等特色资源。202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1亿元,同比增长12.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0元,增长7%。大伦镇曾获评省卫生镇、市文明乡镇等。

  【发展故事】

  夏日的早晨,走进姜堰区大伦镇朱宣村,道路干净整洁,游园花草争艳,河水碧波荡漾,墙绘生动有趣……处处展现出一派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这是该镇人居环境整治催生乡村“蝶变”的剪影。

  大伦镇15个村,环境“脏乱差”一度成了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板”。“白鸽子都往亮处飞!”朱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如兵形象地说,过去环境差,村里的能人走出去,外地的能人引不来,经济发展不起来,形成恶性循环。

  乡村振兴的步伐不能停!2019年开始,朱宣村按照市特色田园乡村的标准整治人居环境,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30多名党员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先锋队”,并用积分的形式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

  长2.2公里的朱宣河北路是村庄主干道,沿路居住140多户人家。70多岁的老党员朱士锦成了先锋队员后,主动拆除自家的路边棚舍,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村民老沈有三间辅助用房年久失修,村党支部副书记钱宏虎和朱士锦上门劝说,老沈表示支持村庄环境整治,但棚舍内堆放的杂物要有去处。村里因势利导,留足道路扩建面积,将路边辅助用房统一改造成青砖小瓦的景观房。

  村里还与家家户户签订家前屋后“三包”协议,发动村民自行整治屋内外环境,鼓励村民美化庭院,参与河道路道清理管护,建立人居环境评星机制,达到星级环境标准的家庭,优先评为“文明户”,享受子女入学、就业创业等政策福利,营造了“环境好家人荣,脏乱差家人耻”的氛围。

  2020年,朱宣河北路扩至6米宽,两边砌成约0.5米高的青砖围栏墙,统一规划“一米菜园”,造型美观。村里还向村民征集老物件,引导村民以“老”翻新,留住乡愁。55岁的村民孙文珍在“一米菜园”种了青椒、茄子,在庭院栽种了樱花、桂花树,她还将家里的一只旧缸改成“荷花造型”,里面种上荷花。孙文珍说,十年前,门前是一条狭窄的泥土路,坑洼不平,雨天泥泞,寸步难行。后来,路上铺了石子,路况好转,但好景不长,路边多了违章搭建和垃圾塘。如今村庄环境整治,这条路拓宽成水泥路,沿路造景,“去年,我们家那口子打工返乡,差点迷路。他还诧异,咋就进了个大花园呢。”

  沿着朱宣河北路一路向西,移步换景中不知不觉走进朱宣村村部。这里“睦邻书房”傍河而建,休闲广场上的草垛、耕牛塑像、石磨碌碡、独轮车等老农具,错落有致。广场边的空地建成“共享菜园”,吸引20多名志愿者认领菜园,种植“爱心菜”,既点缀了广场环境,又奉献了爱心。广场西边的朱仕伯烈士墓被打造成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朱宣村还先后整治提升4条河道,打通水系,铺设污水管网,扩建绿化10多公里的路道,安装100多盏路灯,迁坟平坟200多座,新建村民大礼堂、生态停车场、“孝”文化小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去年,朱宣村入选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目前正申报省特色田园乡村。

  变美的不仅仅是朱宣村,大伦人居环境整治,村村显神通!塔子村用活乡贤资源,利用社会资本提升人居环境,从村里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2015年起,每年捐资30万元用于河道环境整治等,孙宏斌、韩同虎等乡贤也争相捐资捐物建设美丽家乡。塔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开宏说,村民家的草垛乱堆乱放,村里利用社会资本盘活了一亩多废地,供村民集中整齐堆放草堆,变“乱”为景。

  去年三季度上了姜堰人居环境“黑榜”的兴驰村,痛定思痛,出台新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倡导户户亮出“家风家训”,利用砖瓦、轮胎等废品制作创意景观小品。村里定期评选“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人好事”“好家风家训”等典型,张榜公布,引领示范,激发村民参与村庄环境管护的热情。

  “这个地方原先是废沟,上了‘黑榜’后,咱们住在附近的居民脸上也不光彩。”73岁的村民江庆红在漫步健身机上吐露心声,“10多位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连续奋战半月,运土填坑,栽插绿化,安装健身器材,建成了村民休闲健身的游园。”

  “人心齐、泰山移!”大伦镇党委书记薛勇明说,近年来,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进行,解决了露天粪坑、乱堆乱放、违章搭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和群众的力量,见缝插绿、变废为宝,扮靓家园。如今,该镇顾野村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土山村、申扬村等5个村通过市“1123”示范镇村创建验收,并建成8个“综合示范村”。各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镇易腐垃圾处理中心顺利投入运行,全镇“整洁村”达标率100%。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