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一边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无锡与沈阳跨越千里的一次“牵手”,将会碰撞出怎样的耀眼“火花”?日前,“盛京约惠 锡望您来”2022“太湖杯“城市赛沈阳赛区精彩开赛,双方“携手”合作给出答案——“解锁”制造转型更多方案,“点亮”人才交融更多契机,“集聚”科技创新更多动能。
以赛为桥,共同“解锁”制造转型

在近代以来的历史洪流中,无锡总能脱颖而出,一步步成为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性城市。作为无锡城市“副中心”,惠山更以创造“苏南模式“经济奇迹而闻名,诞生了省内第一个亿元镇、第一个亿元村。惠山的繁荣“基因”延续至今,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2021年惠山迈上千亿元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1145.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471.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474.1家,上市企业14家,总市值突破千亿元。
经过20世纪70年代工业文明的洗礼,沈阳成就了“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新发展阶段,立足全方位振兴的目标要求,沈阳也正用“创新”这一关键,蝶变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
截至2021年末,沈阳市已经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1户,省级专精特新产品390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品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太湖牵手浑河,江南拥抱北国,借助“太湖杯”这一平台,无锡与沈阳优势制造资源相互交融、碰撞,校企交流、产才融合迎来更多机遇: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会场上,参加“太湖杯”沈阳赛区项目路演的34个项目激烈角逐,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团队将获得项目启动资金、投融资支持,生活保障等全方位配套和服务。
“我们期待以‘大赛’和‘交流会’为纽带,搭建两地沟通对接的桥梁,进一步加深友谊、加深了解、加深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创新中实现发展。”现场,无锡市惠山区副区长于兆吉在致辞中表示,今后,将积极把惠山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与沈阳的研发优势、人才优势紧密结合,促进更多成果在惠山转化,两地实现更多共赢。
以赛育才,人才合作“走深走实”
人才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太湖杯”成为创新人才锻炼、成长的“舞台”,也成为各方发现人才、选出人才的“平台”。

“城市与人才是相互成就的,城市因人才而快速发展,人才因城市而实现价值。”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高校林立、人才济济,惠山产业基础雄厚,年轻活力迸发,两地有着丰富多元的合作机遇。近年来,在沈阳地区人才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惠山已对接了近百个优质人才项目。
当下,以赛育才,更多人才合作不断加强——大赛现场,无锡市科学技术局人才服务处副处长董斌和知合高新科技(辽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景祥,共同为惠山区“凤还巢”招才引智工作站(沈阳站)揭牌;此外,无锡市人才集团还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6所高校签订“无锡太湖人才奖学金”协议,激励高校优秀学子爱党爱国、奋发向上,吸引更多的高校学子到无锡惠山创新创业。
据悉,此次参加“太湖杯”沈阳赛区的34个项目分别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都是无锡惠山的重点产业。其中,项目创始人拥有博士以上学历的21人,占比61.8%,部分项目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名校;同时,参赛项目创新含金量凸显,已授权专利或正在申请专利项目28个,占比82.4%。多个参赛项目有落地无锡惠山发展的意愿,部分项目在活动现场当即就与惠山板块、园区达成意向合作。
加码引才,持续营造优质创业环境
发展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给市民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好环境。如何招商引资?近年来,惠山将重点放在“招”和“引”上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守商等资”,而是要主动去“请”。
筑巢引凤,不能天天办公室看文件整资料,而是要多去外面跑一跑。“我们作为招商者,引凤者,要主动作为,强化服务。”惠山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积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服务员的身份去招待好每一位外来投资者、创新创业者。
加码引才,在惠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统一行动”。

去年,“无锡院士小镇”在惠山落成,以引进院士智力资源、抢占创新智高点为重点,集休闲康养、成果展示、科创孵化、路演洽谈、信息汇聚、共享平台六大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服务惠山“五地四创”建设、放大无锡“太湖湾科创带”发展效应。

“φ+国际人才社区”当前正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栖息地,打造了4.9平方公里的“乐居、乐业、乐享”的国际人才集聚区,还可为人才、企业提供人才引进咨询、项目申报、人才分类认定、人才补贴申领、创新创业对接、科技金融服务、党组织关系转接、人才子女入学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将为入住国际人才社区的人才提供各方面便捷的生活服务。
目前,惠山区已经建成产业研究院14家,面向支柱产业的研发平台38个,成果转化平台51个;累计引进中外院士53名,建成由院士领衔的产业人才集群10个,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丁汉、潘复生、时玉舫三个院士团队入选“太湖人才计划”顶尖人才团队,占全市的3/4,丁汉院士团队获得全市首个1亿元顶格扶持。

放眼未来,惠山将主动出击,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寻求科创资源,有针对性地引入一批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为区域发展持续引入人才这一“创新源头”。“我们将积极布局形成院士经济发展模式,把高校智力资源搬到‘家门口’,并逐渐发展成为兼具人才集聚、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创业孵化等多种功能的创新实体。”惠山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太湖杯”为契机,针对“长三角中轴枢纽、无锡科创西门户、惠山都市新名片”的定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主动融入太湖湾科创带,不断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编辑/张泉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