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功申遗以来,盐城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路径,奋力书写美丽中国的“盐城样本”,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盐城智慧。

7月5日,正值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三周年之际,“世界遗产向未来”暨自然与文化遗产对话——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活动在大丰举行,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主会场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索未来世界遗产保护传承的方向和路径。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丹青:“大自然创造了黄海湿地,1000万只鸟聚集在这个地方,它形成了一个文化的铺垫。两家有很多很多共同的东西,未来的文化传承,我希望黄海湿地和苏州关联,和苏州古典园林多交流、多沟通,相互观摩、相互促进,把两个市的文化永久的流传下去。”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强:“黄海湿地整个建设非常的具有先进的理念,建设得非常优秀,也非常值得我们太湖湖滨湿地回去进行一个很好的借鉴。”
2019年7月,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2020年,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正式启动召开,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基本建成,东台条子泥的720高地被评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100家之一。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2019年申遗成功后,首先市委政府就创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框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要求。到了2021年,市委政府利用老火车站进行改造筹备,建设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和黄海湿地博物园,世界遗产走进百所高校开始正式启动。”
目前,盐城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62%。2021年,全市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40%,同比增加32%,“全景世遗”逐步显现。
盐城市湿地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吴其江:“(未来)我们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沟通交流和对话。比如,今天我们跟苏州园林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一个时空对话,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交流合作,来共同推进遗产保护的基础上的可持续的旅游。”
好生态,已成为盐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旅IP。如今在盐城,“海、林、滩、鸟”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如诗画卷,引来世界钦羡的目光,盐城的绿色“家底”已成为世界的生态“焦点”,独特的湿地之美正以靓丽的姿容走向世界。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