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022年07月06日 21:33: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7月6日,记者从盐城市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自然资源和规划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出台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给予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镇(街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奖励,坚定和激励了基层“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和决心。

  盐城是粮食生产大市,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左右。根据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目前该市耕地总面积1160多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量的18.9%,其中水田700多万亩、水浇地420多万亩、旱地近18万亩。

  近年来,该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将耕地保护纳入全市农业农村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进行考核,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大丰区耕地保护工作获得了省级表彰,射阳县黄沙港镇等5个镇获省级资金奖励。盐城根据《江苏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出台了“耕地保护激励暂行办法”,健全 “责任+激励、行政+市场”耕地保护机制,全市每年确定3个县(市、区)、8个镇(街道)、10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级耕地保护激励对象,对受市级耕地保护激励县(市、区)给予通告表扬;对受市级激励的每个镇(街道)给予150万元资金奖励,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从而坚定和激励了基层“多种粮、种好粮”的信心和决心,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时,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系统性开展资源保护修复。完成10个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建设规模11.57万亩;建湖县高作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国家备案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绿色生态建设,全市今年完成新造林14133亩,森林抚育7.7万亩,新建和更新完善农田林网28.8万亩,启动建设绿美村庄83个。另外,加强海洋生态修复,积极实施射阳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和东台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在专场发布会上,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还介绍了高质量描绘地区发展规划蓝图;全方位支撑重大项目落地;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做法和成绩。

  (江苏广电盐城中心站/沈春良 通讯员/丁中明  陈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