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江苏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集聚资源,多措并举畅通毕业生就业途径,用心用情助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政策保障,江苏多举措为毕业生办实事好事。江苏省委省政府规定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计划总数的10%用于定向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招募不少于2000名“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从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江苏省各地也争相出台措施,方便毕业生就业。常州市将招聘会搬进后备箱集市,现场提供近1000个岗位;宿迁市重启“周六招聘会”,共70家用人单位提供3600多个岗位;苏州市开通“人才落户直通车”,合作21所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只需提交基本信息就可以申请落户。江苏省打出“组合拳”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
稳定就业,江苏国企积极作为硬核担当。江苏省国资委坚持“稳住就业基本盘、筑牢民生压舱石”,指导督促省属企业规范高校毕业生招聘信息发布、扩大招聘规模、强化招聘激励、提供优质岗位,坚定扛起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徐州“空中引才”不打烊,“云”上为高校毕业生送岗位,举办“助力复产、徐邀你来”首届徐州高层次人才——市属国有企业专场云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南通市崇川区举办“才聚江海,智汇崇川”网络直播招聘会,拿出一大批国企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助力青年毕业生就业。江苏国企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导向,彰显出江苏国企责任担当。
“就”在民企,江苏民企为稳就业做出重要贡献。自今年5月开始至6月末,江苏省深入推进“创响江苏”创业就业服务高校行,首场活动就是民营企业云聘直播大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13个地级市及部分县市、区共同参加,1000家优质民营企业现场提供100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特别是优选了部分“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参与其中,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对广大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帮助他们挥洒青春、展现才能、实现抱负。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了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为稳定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积极化解疫情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挖掘和拓展就业新空间,汇聚稳就业强大合力,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