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教家风读物《里下河的女儿》品读会在苏州举办

2022年07月02日 20:13: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7月2日)上午,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家教家风读物《里下河的女儿》品读会在书展活动中心舞台举行。

  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蕾主持,她首先从家庭教育现状入手,为大家介绍了活动背景,并给观众带来了本次活动品读对象——《里下河的女儿》, 同时介绍了参加活动的所有在场嘉宾和人员。

  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首先致辞,她表示,本书编著者深耕教育多年,有感于传统美德的缺失,借此书来发动大家加强学习、注重家教,充分彰显了教育者身上的责任担当,接下来苏州市教育部门将大力推动以《里下河的女儿》为代表的家教家风阅读,不断丰富家庭教育的形式,努力形成家、校、社团的育人合力,共同打造苏州教育的良好生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品读环节以对话体进行。编著者冯大生首先向观众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创作感言,全书结构为“3+1”,由三个正编与一个附编组成。“三春晖”为编著者本人回忆母亲,“满庭芳”是母亲的孙子辈、重孙辈与侄子侄女侄媳侄女婿写的,“情义深”是编著者父母的世交朋友写的,附编则是编著者写的父亲与爷爷奶奶。接下来编著者回忆了出版此书的缘由:这本书的写作初衷是教育家庭成员传承母亲勤俭持家、乐观生活的精神;后来编著者感受到母亲的精神是里下河地区广大农村妇女坚韧不拔精神的代表,因此塑造了“里下河的女儿”这一典型形象;此外,本书写作的故事全部都是真实的,是因为编著者想把个人感情上升到社会理性层面,给家乡、地区、社会留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著名作家叶弥结合自己在里下河地区的生活经历谈了本书的特色,她指出这是一次非常真实的写作尝试,书中对里下河地区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多真实呈现,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也非常真实和完整,让世人于无声处见有声,感受了母亲那无数感人家教故事和一生中有关家风的点点滴滴。

  互动环节,观众与嘉宾提问互动,现场的学生积极向嘉宾提问,探讨阅读感受、人生启迪及对传统孝道文化的理解。赠书环节,所有嘉宾及出版社领导一起为学生代表捐赠图书。同时,活动方为所有在场一百多位学生捐赠了图书。

  活动最后,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曹后灵为品读会作总结,他指出“里下河的女儿”不仅仅是“里下河”的女儿,还是江苏的女儿、中国土地上的女儿。她身上所具有的善良、勤劳、朴实、顽强、达观的精神品质,都值得当代的青年汲取和学习,社会、学校和家庭也应共同努力,言教身教结合,打造良好教育生态。希望通过举办家教家风读物《里下河的女儿》品读活动,来推广中小学生家庭教育阅读,让更多人认识到家教家风的重要性。良好的家教家风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离不开家长、同学、老师。活动方希望本书中母亲的 “勤劳善良”“坚韧自强”“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这些美德能够伴随着在场或不在场的每一位,让每一个自己、家庭、社会都因有你我而更精彩!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曹鹏 高涵 章斌炜 沈一秀 史哲铭 耿浩东 郭彧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