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以“飞天”名世的画家赵绪成
人愈老成而画风愈天真无拘束
他是赵绪成的徒弟青年画家赵方方
在奇异的花鸟世界中言说人性
两人性情迥异
作品风格也大相径庭
他们是如何交流探索的
本期《艺江南》 带您认识这对师徒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很能表现画家赵绪成当下的状态。他随性挥毫,极简的画面,单纯的色彩,给人抽象和实验的观感,放肆却仍旧不失理性章法。赵绪成的徒弟赵方方也特地从徐州赶来观摩老师作画。
这幅正在创作中的大画,画的是世博中国馆。仔细看画面,深深浅浅的红色中,依稀可辨建筑的斗拱。而建筑的整体形象消失不见,省略了一切可以省略的,只剩一片流动的红色。这个系列名为“中国梦”,除了世博馆,还有鸟巢,金陵饭店等题材。剪纸,儿童画,工业设计,建筑,只要是和造型有关的,无不是赵绪成灵感的来源,他八十岁的心也像孩童一样,对世界好奇着,感动着,吸收着。
赵绪成最近几年的作品,除了“中国梦”系列,还有“天边的云——喜马拉雅”系列,同样极简的画面,只有一种蓝色和留白,山与云的形象还需观者去意会,但缥缈云山的氛围已经宛然画中。简单的构图强化了视觉上的形式感和冲击力,也展现中国画可贵的写意精神。
回到徐州,赵方方要抓紧完成手上的画,这是他即将参加2022年名师带徒汇报展览的作品之一。只见画面中铺满了丛生的曼陀罗,像迷宫似洞穴,纠缠着人的眼睛和意识。
这个系列名为《美美与共》,同系列的另一幅画作,曾入选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画里的植物叫忍冬草。忍冬草,曼陀罗的纹样,是赵方方翻阅了大量敦煌壁画,印度细密画,唐卡之后发现的。花鸟画专业出身的他,对画面中的草木元素总是格外敏感。
画中植物的姿态妖娆,似通人性。在繁密之中,又藏着一个动物的脑袋,同样有着近似人类的表情,使观者不由神思恍惚迷离。“拟人化”一直是赵方方花鸟的一个显著特征。早期代表作《怡园惊梦》《玄黄》里的鸟,都以一种迥异于自然界鸟类的站立和飞翔姿势,凸显在一片非自然的背景中,气氛诡谲,使观者诧异且捉摸不透。
2021年冬天,赵绪成的个人艺术馆在家乡徐州的云龙湖畔开幕。开幕展览中展出的作品,从大学时期的速写,早期代表作《小巷,您早》等到著名的飞天系列,都市水墨系列,再到最近的喜马拉雅系列,勾勒出赵绪成整个的创作轨迹。
《小巷,您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东渡图》在日本展出后引起轰动,并被名古屋博物馆收藏。这幅画人物众多而表情生动各异,以风度昂扬的鉴真和尚为中心,形成了一种自然而肃穆的氛围,水墨气息浓厚,写实准确又富于写意精神。
赵绪成没有沿着《东渡图》已经成功的路子一直走下去,他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贯穿的是强烈的新变意识。作为赵绪成绘画最鲜明个人符号的“飞天”系列,也最能体现赵绪成的变法。
上世纪70年代末,赵绪成带着学生去敦煌写生,发现了飞天这一极具东方美和自由精神的形象,由此开始了他的第一代飞天创作。这些飞天面容美丽身姿曼妙,用笔潇洒利落,墨色浓淡得宜,寥寥几画,形神兼备。上世纪八十年代,赵绪成的飞天都是这一类淡雅的水墨风格。渐渐的,他在画面中又施以淡彩,使得飞天的形象更加丰富秀丽,也就是赵绪成的第二代飞天。这两代飞天广受赞誉,正当大家认为赵绪成的飞天应该定型了的时候,他却还在苦思,如何在这个既定的图式上,画出一点新东西。
时间已经到了新世纪前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变。赵绪成和几位画家接受了南京建设局的邀请,画一画新南京。水墨和城市如何结合,这实在是一个难题。传统曲线多,无法表现都市,夜景必须有色彩,这时思想解放了,第三代飞天才出来。
赵绪成的第一张都市水墨《流光溢彩》画的是南京新庄立交。画面中直线与曲线的流畅结合,表现出飞速的流动感,大面积晕染和到处点染的金色营造出夜的光亮繁华。此后,赵绪成又创作了表现南京夜景的《玫瑰的梦》,表现国展中心气势的《现代交响》等作品,大大开拓了当代水墨的题材领域,广受好评。
然而,对同样浓墨重彩的第三代飞天,评价却褒贬不一。很多人看不懂,表示赵绪成的飞天不美了。确实画面中的形象不再柔美,反而有一股生猛的力量,色彩大胆,笔触恣肆,畅快淋漓。画家突破了具体“形”的束缚,大胆流露自我内心,极富现代感。除了第三代飞天,赵绪成“一意孤行”的还有书法。尤其他的狂草,任性挥洒,自成一派,乍看不出什么师承来路,略似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而更敦厚收敛。
今年1月,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在省现代美术馆开幕,赵绪成和赵方方的近期作品一同入展。
耕耘已久的花鸟题材之外,赵方方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领域。生活中,他喜欢留意各种光影。明明暗暗的摇曳,总能拨动他内心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光和影子的画面,在他胸中酝酿着一种新的形式。现在,他第一次尝试将光影真正画下来。
画无止境,我们还可以期待,赵绪成的新飞天和赵方方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