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全省地方志系统连续参加省政府主办的第十届、第十一届江苏书展,并在全国各类书展中首创设立“方志江苏馆”,以丰富的展品、精彩的活动、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独特气质,在书展上独树一帜,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展现方志成果、宣传省情地情、讲好江苏故事的一个重要舞台。
第十二届江苏书展将于2022年7月2日至6日举办,主展场设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江苏省地方志系统将以“志说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为主题,单独设立“方志江苏馆”,通过书籍展陈、新书推介发布、文化展演等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江苏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
今年的“方志江苏馆”改变了前两届以设区市为单位设置展柜的做法,将围绕主题志鉴、即时记录、二轮志书、综合年鉴、镇村志、旧志整理、史志期刊、红色家谱等专题设置展柜,重点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地方志编纂成果。这些参展的志鉴产品全时空、全地域记述了江苏的前世今生,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江苏千年历史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在“主题志鉴”专柜,可以看到《长江历史图谱》,这是长江历史地图首次集成出版。卷首的10米长卷《江山万里图》为南宋时期镇江的画家赵黻所作,该图是现存最早的有关长江的画卷,经故宫博物院特别授权高清影印,将历史上的长江图谱全貌呈现于世人面前。还可以看到《江苏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图志(1949—2019)》,这是全国第一部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的特色专题志书,共收录172个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由国家和省重点投资建设、能够代表江苏水平、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目前仍在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建设志》于2021年完成出版,是全国第一部全面记述一个省级区域援助西藏历程的志书,全面系统、真实准确地记述了1994年以来江苏对口支援西藏的光辉历程,是江苏对口支援西藏的系统性记录、历史性总结和深层次再现。
“即时记录”专柜展出的《江苏记录》,实时记录当年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设有专题、热词、新政、发布、数据、最江苏、风物志、微时事等栏目,以其时效性、丰富性连续三年入选江苏省“两会”会议资料,为代表委员依法履职、参政议政提供了丰富、翔实、便携、可读的资料。南京市六合区、常州市武进区和天宁区、张家港市、常熟市、海安市、淮安市清江浦区、响水县、丹阳市等在当地“两会”上亮相、受到代表委员们“点赞”的即时性志鉴产品也将同时展出。在这个专柜还将展示一部实时记录全省人民抗疫历程的志鉴产品——《生命至上: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这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同步记录、同步编纂、同步出版的志鉴产品,全景式反映了在江苏与湖北两个战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领域江苏抗疫的艰辛历程。2020年11月26日,这部40万字的实录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精彩亮相,成为全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在抗疫表彰大会上使用的书籍。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红色印记”专柜将展出无锡、徐州、南通、盐城、泰州、宿迁等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的党史著作和《淮海战役史料汇编》《江宁红色经典连环画(第一、二、三辑)》《百年历程——日军入侵苏州图证》《新四军东进暨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八十周年纪念册(1949-2020)》等红色书籍,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还将展出《见证辉煌——无锡改革开放亲历者述忆》《写在好地方的答卷——扬州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发展成就集萃》《江海扬帆——南通开发园区建设巡礼》《丹阳实践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批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史志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地方志中记载非遗文化由来已久,更是我国编修地方志工作的优良传统。
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最早列入世界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7月5日,将在中心舞台举办《中国昆山昆曲志》分享会,修志专家、志书主编、出版单位将作分享推介,昆山当代昆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还将现场表演改编昆剧《浣纱记》选段。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国正)